中國是系統性對手? 歐盟內部對華策略分化

撰文:紀瀾
出版:更新: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9月16日在歐盟年度國情咨文中稱中國是「系統性對手」。

這種定位已經與以往歐盟將中國看成是「夥伴」不同,但歐盟並不像美國那般將中國看成是「戰略對手」,比如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別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認為「中國不是我們的戰略威脅,我們有許多共同之處」,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7月2日稱:「與中國的關係很重要,具有戰略意義」,從人權到經濟問題,要與北京領導層公開討論所有問題。

中歐領導人9月14日剛剛舉行了一次視頻峰會,中歐之間的溝通仍未完全打消歐洲的對華疑慮。(新華社)

可以說,歐盟已經確立了中國是「競爭對手」的角色,同時又在尋求合作,既認同中國也在質疑中國。這說明歐盟在如何應對中國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策略。

中國崛起的道路有別於西方,默克爾提到「中國的例子表明,即使是一個不民主的國家也可以在經濟上取得成功,這對我們的自由民主是一個重大挑戰」就代表了歐盟在看待中國的一個視角。中國崛起衝擊了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格局,也使得歐盟的相對優勢地位下降,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又在尋求與歐洲的合作。該如何與這樣的一個中國打交道,歐盟是猶豫不決的。

並且,歐盟的模糊對華策略與歐盟作為一個「超國家實體」存在有關。歐盟歷次的對華政策文件中都強調,在對華行動上,應該採取 「團結」、「一致」或者是「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的方式。將各國的考量化為集體的意志本就是困難的,在某個議題上達成一致通常要經過長時間的拉鋸與各方的妥協。

歐盟內部在諸多議題上存在分歧,各方在爭吵中尋求共識。7月17日至18日,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新冠疫情暴發後首個面對面峰會,圖為7月18日,荷蘭首相呂特、德國總理默克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左至右)出席會議。(新華社)

在對華問題上同樣如此。中東歐與南歐國家淡化了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的色彩,更傾向於與中國的合作,比如它們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德法等傳統西歐大國在看待中國時則多了一些警惕。在意見難以上升為共識時,任何一方都無法完全代表歐盟的整體策略,各方能達成中國是對手的共識,但如何將這一共識細化為內容或者具體行動仍難以成行。這就使得歐盟在對華策略上呈現出若即若離的態勢。

中國官方多次稱「中國不是歐盟的競爭對手」,意在打消歐盟的對華疑慮。中國的澄清是有必要的,但對歐盟來說,如何對待中國這個「對手」還需要它內部進行一番調試。歐盟所需要的仍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