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無人戰機初試空戰 俄羅斯嘗試追趕中美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從12月2日開始,俄軍又把其蘇霍伊S-70「獵人」(Okhotnik)型無人戰機運到了位於俄羅斯中部阿舒盧克(Ashuluk)的導彈及電子戰試驗場,對這架俄軍目前僅有一架,開發費約16億盧布(約合2,200萬美元)的超音速戰機展開了新一輪的演練。

對外界來說,「獵人」無論是外形還是性能,都滿足了觀察家們對新型戰機的渴望。該機翼展19米,機長14米,自重20噸,載荷2.8噸,最大時速1,400公里,最大爬升高度18,000米,最遠航程6,000公里,其指標比起中、美等國常用的察打無人一體機,看起來更像是一架戰鬥機。

「獵人」的研發與即將入役似乎也在見證俄軍以無人機取代有人駕駛戰機的進程。

俄軍在12月2日後令「獵人」嘗試攜帶「空對空導彈」,檢驗其空戰能力的演練,更讓外界感到驚奇。

不可否認,根據俄軍向塔斯社等媒體披露的情報,「獵人」的此次演習只具備參考價值:它加掛的「導彈」並不是真正的武器,上面只有紅外及雷達導引頭,沒有引擎和戰鬥部。

俄軍同樣沒有像媒體披露「獵人」在空戰測試時捕捉或攔截目標的實際戰果,更不用說披露使用導彈的實際型號了。但無論如何,隨着俄軍披露「獵人」計劃使用紅外與雷達指導武器,外界至少可以判斷俄軍計劃在該機上加裝短程或中程空對空導彈,並檢驗相應效果,這較之俄軍此前集中檢驗該機的飛行能力和機載裝備能力,就又進了一步。

在這種照片中,「獵人」與蘇-57的高低差配置讓很多分析人士根據直覺認為俄羅斯也會像其他國家一樣,把無人機應用在對地攻擊上。(俄羅斯國防部視頻截圖)

事實上,從2019年1月開始,外界就一直認為「獵人」可能會成為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Su-57的戰友。當時,俄軍便披露了「讓無人戰機與有人戰機混編並共同執行任務」的意圖。

到2019年9月,「獵人」又在首飛後與Su-57的聯合演練中再次展示了俄軍的作戰計劃:「獵人」在半小時的聯合行動中,下降到1,500米左右的空域為Su-57消滅地面防空目標。這一安排讓外界認為俄軍可能會在此後將「獵人」定位為Su-57的「飛行武庫」,這一設計較之當前中、美主流的察打一體對地攻擊的無人機就大不相同。

畢竟,「獵人」在立項之初就綜合了米高揚設計局「鰩魚」無人機機等項目的技術優點,其電子設備、人工智能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集成度相對較高。因此,它不僅僅是俄羅斯推出的「第六代無人戰機」,俄方甚至一度稱其為「俄羅斯第六代戰鬥機的原型」。雖然後者過於語焉不詳,但「獵人」展示的空戰潛力,還是讓外界因此眼前一亮。

中、美等國慣於使用無人機應對地面目標,這讓外界形成了思維定勢

必須承認,截至2020年末,世界各國的戰場上有過不止一次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的記錄。但這些「無人機空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戰」。

以2019年9月至11月間的利比亞無人機大空戰為例,這場作戰雙方共同出動一千多架次的戰鬥實際上是作戰雙方無人機部隊搜索對方基地、機庫並轟炸對方設施的博弈,而非交戰雙方使用的中國產「翼龍-2」和土耳其「旗手」(Bayraktar)無人機見面之後即採取空中格鬥。被擊毀的「旗手」和「翼龍-2」要麼是被炸燬在機場,要麼則是被地對空防空火力擊中。

有分析認為,就當前俄軍在空軍領域的裝備翻新來看,「獵人」的研發與加速入役似乎在見證俄軍以無人機取代有人駕駛戰機的進程。考慮到米高揚設計局也在「獵人」試飛後重新啟動了在2012年暫停的「鰩魚」項目。被外界認定軍力萎縮的俄軍可能就正在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以及相對更先進的技術來迎接未來的戰鬥。這對於同樣在研發「飛行武庫」等類型無人機的中、美兩軍來說,可能也間接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