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問題為何在中日間驟然升温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進入12月中下旬,在中國防長魏鳳和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和眾議長大島理森等人的電話會談中,「釣魚島問題」的相關字句連續出現。困擾中日的釣魚島(日本稱尖閣列島)問題顯出了升温之勢。

問題也隨之而來,近年來逐漸降温的釣魚島問題為何又引發風潮?這與部分日本活動家的舉措有關。

在今年5月8日至10日間,中日海警船均在釣魚島西南12公里水面發現了日本「漁船」前往「作業」,中方公務船隨即對日本「漁船」採取驅離行動。但此番被中方「驅離」的並非普通日本漁民,而是自2012年以來第六批前往釣魚島水域的右翼活動家。

釣魚島近海的風波牽涉了中日及兩岸三地,點擊看解說:

根據日方資料,在2013年時,日方活動家曾四次抵近,在2019年也有一次類似嘗試。但他們都被逼退。同樣,中方也在2012年8月的「啟豐二號」登島事件後嚴控類似活動家。雙方在對峙期間,以實際行動確保了公務船以外船隻不得進入釣魚島周邊海域。

但日方活動家仍不放棄,到6月21日,第七批右翼活動家又分乘兩艘漁船,前往釣魚島水域「作業」,他們隨即被四艘中國海警船監視幷包圍,在對峙四小時後,便返回港口。這一看似失敗的行動也是日本右翼人士更大規模動作的開始。

6月22日,即中國海警船第七次逼退日本「漁船」後,最靠近釣魚島的日本沖繩縣(即琉球群島)石垣市通過議案,將該島所屬行政區劃從「登野城」變更為「登野城尖閣」;

6月25日,此前被驅離的活動家又在東京眾議院舉行「釣魚島漁獲試吃會」,席間播放漁船被中國海警船驅離的錄像,下村博文、稻田朋美等自民黨右翼頭面人士均出席並「譴責北京橫暴」。

10月1日,隨着石垣市正式宣布「修改」了釣魚島所屬「行政區劃」,並向東京要求「登島」,問題也因此逐級升温。

2016年8月初,中國曾派遣數百艘漁船,十多艘公務船前往釣魚島外海水域進行作業、維權等活動。但這一大規模行動終究是有所克制的。(日本外務省官網)

對此,北京希望東京方面能留意釣魚島問題周邊的異變。中方深知日本於1947年在同盟國軍事佔領時期制定了《地方自治法》,導致東京無法干預地方政令。但北京當然不會直接向日本地方政府喊話,是以向東京表態呼籲嚴加約束。

對此,中國外長王毅在11月24日、25日間還專門向日本外相茂木敏充、首相菅義偉談及了這一點。遺憾的是,王毅談及的細節終究成了日本的忌諱。

東京媒體到11月27日即發表報道,稱自民黨部分議員批評茂木「懦弱」,「不能當場駁斥王毅」。12月上旬,石垣市和沖繩縣當地議會召開每月例會,當地右翼議員也展開活動,石垣市議會即在12月14日要求「登島設置界碑」,沖繩縣方面對石垣市也表示支持。

這一系列活動引發了北京的注意,於是就有了中日政界、防務界人士在14日到15日之間的一番對話。

相對於中日海警的對峙,東京和北京方面都深知釣魚島近海的漁業資源在20世紀70年代時就被日本遠洋船隊捕撈一空,當地每年漁獲無非維持五六條漁船。(路透社)

當然,石垣市的活動家們不會得到登島許可。日本當局早在10月就以周邊局勢為由拒絕了其申請,日本官房長加藤勝信還在12月以「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日中關係是日本重要的雙邊關係」為由,再次解釋日本不應輕舉妄動。

但無論如何,日本右翼人士對中日關係回暖的不滿不容忽視。在中日經濟地位轉變的當下,部分日本貧困地區正在成為日本右翼人士積累政治能量的重要一環:半數人口生活貧困的石垣市正是如此。

考慮到去年日本社會整體對華印象先於2019年受到香港反修例運動所影響,今年又因新冠疫情而影響經濟和日常生活,東京2020奧運會也因疫情而被迫延後。在日本民眾對中國印象惡化之際,中日間包括釣魚島問題在內的各種齟齬,亦將成為兩國關係的潛在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