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美國挑唆俄羅斯示威 莫斯科的憂慮:美俄正重回「對峙常態」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1月23日以來,俄羅斯全境多地爆發示威活動。在俄遠東地區,抗議活動普遍小規模、低烈度。在以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地為代表的俄羅斯歐洲地區,情況就大不一樣。

1月23日晚,俄新社稱莫斯科示威者「襲擊巡邏車」並「挖去巡警眼睛」。在此後的48小時間,包括「暴動小貓」(pussy riot)樂隊在內,一些在2014年前活躍的俄羅斯反體制人士重新走上街頭,參與襲警、塗鴉、佔道等行動。

不過除了批評示威者,俄羅斯更多將怒火指向了美國。

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一作「納瓦利內」)支持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支配,他因此在該國反對派人士中獨樹一幟,深孚眾望。

早在1月22日,美國駐莫斯科使館便提醒在俄公民留意示威,並公示行動的時間和地點,以及示威者遊行的路線,還在莫斯科示威的條目下注以「march towards the Kremlin」(向克里姆林宮進軍)的說明。1月23日,美國使館還專門發表聲明,譴責「俄羅斯各大城市對抗議者和記者採取嚴厲措施」。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已約見美國大使,發表聲明指責美方「鼓勵暴力行為」、「將未成年人捲入其中」。俄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的發言人也直指美方「干涉俄羅斯內政」。俄羅斯前副總理羅戈津(Dmitry Rogozin)還在美國前駐俄大使的Facebook頁面上發表了「美國人徹底瘋了」、「偽君子們不要自欺欺人」等激烈言論,並因此被暫時封號。《觀點報》等俄羅斯主流媒體甚至直指美國大使館或已對俄方展開「挑釁」。

1月23日晚,俄羅斯俄新社等媒體報道,在莫斯科的示威活動中,示威人群襲擊了一輛便衣警車,並挖出車內一人的眼睛。這一報道迅速在俄羅斯輿論傳播。(俄《觀點報》網頁截圖)

在俄羅斯學者及觀察家們看來,美國此舉屬意料當中。俄羅斯政治專家梅朱耶夫(Boris Mezhuev)稱,美國使館看似對俄羅斯反對派的行動了如指掌,但美方此前並沒有和反對派人士的系統交流,這意味着美國駐莫斯科使館的工作固然有「挑起衝突局勢和激進活動」的一面,但就1月23日的局面來說,美方團隊「只是試圖向新政府證明其存在」。

不過,包括「俄聯邦委員會」(即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克利莫夫(Andrei Klimov)在內的一些俄羅斯專家也感到了另一層危機。

克利莫夫、梅朱耶夫等人指出,美俄關係在此前的美國民主黨政權下呈現了「文明衝突」之類的色彩,隨着拜登團隊的到來,它已被更清晰地定義為歐洲及跨大西洋地區與俄羅斯的傳統衝突。

1月23日晚,俄新社對莫斯科等地的示威展開了跟蹤報道,截至25日,單篇點擊量已創下紀錄。(俄新網網頁截圖)

在這一大環境下,俄羅斯的各路反體制人士將會以各種可能的方式尋求與美國外交官的聯繫,進而尋求其「代理人」等身份。德羅布尼茨基(Dmitry Drobnitsky)等俄羅斯學者還認為,隨着拜登政府的確立,美國在民主黨政權下將逐漸返回到遏制俄羅斯的傳統路線上。

考慮到奧巴馬(Barack Obama)、特朗普(Donald Trump)等人都無法說服美國當局接受「俄羅斯不是敵人」的觀點,拜登在競選活動中還將俄羅斯視為美國最大的威脅。在「俄羅斯駭客」的「威脅」持續籠罩在華盛頓上空時,對「敵人」的想象將主導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關係。

至此,拜登(Joe Biden)政府恢復美俄傳統對峙,並在未來繼續傾注精力「與普京對抗」就變得合情合理。而此前在奧巴馬時代的美俄常規對峙似乎又在拜登上台後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