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召回駐美大使 普京對拜登強硬的背後緣由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3月19日前後,當中美外交對口官員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唇槍舌劍時,莫斯科與華盛頓之間的另一條戰線也擦出了火花。

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台後的第55天,即3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宣布召回駐美大使安東諾夫(Anatoly Antonov)。這一風波與拜登親自站到反俄一線,加入了針對莫斯科的鬥爭中有關。俄方選擇對美強硬的手段與時機也值得注意。

殺手來自華盛頓

在3月16日,拜登在參加美國電視廣播公司(ABC)的電視節目時,不僅強調普京要為「干預美國大選」的行為付出代價,當被問及是否認為普京是一個「殺人者」(killer)時,拜登也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是這一發言最終觸發了俄方召回大使的舉動。

普京已對拜登的發言作出了回應。在撤回大使後的第二天,即3月18日時,普京在接受採訪時雖稱無法回答拜登的問題,只會祝這位現年78歲的美國首腦身體健康。他還認為,人總會以己度人,在評價別人和其他國家、其他民族時,像在照鏡子,而美國統治階級的形成與對其印第安人的種族滅絕有關。

到3月18日,拜登的言行還在俄羅斯引發了激烈的反應。俄羅斯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總書記圖爾恰克(Andrei Turchak)稱拜登的聲明是「美國的政治瘋狂」以及其領導人「老年痴呆」的結果。俄議會上院科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薩喬夫(Konstantin Kosachyov)認為拜登的言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接受。俄議會下院主席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也稱拜登的話是一種「無力的憤怒」。

一些俄羅斯主流國際關係學者也對此後的美俄關係抱以憂慮。俄羅斯國防與外交委員會主席盧基揚諾夫(Fyodor Lukyanov)指出,拜登充滿「侮辱和指責」的發言在外交和政治實踐中是空前的。

俄國輿論經常渲染上任至今並未舉行過一次新聞發布會的拜登的健康和智能狀況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美聯社)

俄羅斯政治形勢中心主任切斯納科夫(Aleksey Chesnakov)認為,拜登的發言是對俄羅斯的直接挑戰,其內容已無法撤回,俄羅斯在當前形勢下面對美國似乎也難以妥協。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戰略研究與預測研究所的丹尤克(Nikita Danyuk)也認為拜登無意與莫斯科建立關係,俄美關係或已歸零。

很顯然,普京「召回大使」的選擇是罕見的強硬表現,此舉展示了俄方對美國言行的強烈不滿。它是莫斯科在拜登當局確立之後對俄強硬措施的直接回應。俄羅斯駐美使館也發表聲明,強調美國領導人的一些「考慮不周的聲明」使「本已過分對抗」的俄美關係「面臨崩潰的威脅」。

莫斯科的主動迎擊

事實上,拜登當局在1月20日確立後,其對俄羅斯的態度就日趨強硬。俄方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也處於被動迎擊的狀態。

拜登麾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1月29日稱「俄羅斯在許多方面構成威脅」。沙利文當時指出俄羅斯對美國展開了網絡攻擊、干擾了美國總統大選、在阿富汗懸賞擊殺美軍士兵等「罪行」,以便確立對俄羅斯展開制裁的範圍和規模。沙利文還稱拜登在美俄關係問題上「不心存幻想」,這也為此後美俄關係的僵化和激化建立了基調。

進入2月中旬,拜登當局開始針對俄羅斯連接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北溪二號」項目採取直接措施。到2月19日,拜登政府以俄羅斯籍管道施工船為突破口,開始對相關企業和個人採取「制裁措施」。

到2月下旬。美方宣布有至少18家西方公司懾於制裁,退出了該項目。另有烏克蘭、波蘭等國聲援美國制裁。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還宣布,美國對俄羅斯的新制裁有望在「數周之內迅速展開」。

進入2021年3月後,東烏克蘭一線突然局勢升温,有分析人士懷疑基輔當局或受拜登當局攛掇,向東烏採取小規模行動。(美聯社)

到3月,美國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也從3月2日開始,美方不僅「制裁」了包括俄聯邦安全局(FSB)局長波特尼科夫(Alexander Bortnikov)在內的7名軍政高官,13家可生產生化製劑的企業和一家政府研究所,美方還要調動中情局(CIA)等機構嚴查「俄羅斯濫用生化武器」、「懸賞擊殺阿富汗美軍」、「網絡攻擊美國」以及干涉美國大選等案件。這也是這是拜登上台後第一次對俄羅斯的大規模制裁。

有分析認為,拜登當局自確立至今,已經在俄羅斯周邊採取了不下十餘種方式尋求介入,美國人正在考慮對俄羅斯施加新一擊的力量,這其中還包括從3月5日後就被披露的「超級制裁」,即制裁俄羅斯國債,並尋求以俄羅斯干涉美國選舉、鎮壓異見人士、東烏克蘭戰事等其他問題切入其中,俄方在數月間只能集中力量等待美方發力,其主動權不在俄方一側。而今,隨着莫斯科採取斷然措施,美國卻暫時不知道如何應對華盛頓的混亂,這對於近來一直被動的俄方,或許也是調整戰略態勢的關鍵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