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親王叛亂疑雲 揭「安穩綠洲」的部落不安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上周六(4月3日),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Abdullah II )同父異母弟、前王儲哈姆扎(Hamzah bin Hussein)突遭軟禁,全國近二十人被拘,一下子打破了這個中東地區難得的「安穩綠洲」的聲名。

哈姆扎隨後透過視訊確認自己被軟禁,卻直批政府腐敗和專制;約旦政府即指控親王勾結外國勢力企圖「動搖王國安全」,引發一波約旦王室政變疑雲。

然而,由於阿卜杜拉一直將軍隊、情報、媒體等部門牢牢緊握在手,觀察者都認為民望雖佳的哈姆扎策動政變可能不太。最終,在阿卜杜拉派出其叔父、同樣曾是前王儲的哈桑(Hassan bin Talal)與哈姆拉扎見面後,後者終向阿卜杜拉表示忠誠,而阿卜杜拉則發表電視講話,指「煽動叛亂已被止於萌芽」、「哈姆扎及其家人在其王府於我保護之下」,這場被國際媒體廣泛關注的政變疑案和王室家醜才暫告一段落。

不過,我們在媒體上見到的也許只是「冰山一角」,事件更突顯出阿卜杜拉與哈姆扎兄弟二人的不和已是約旦政局穩定的一大隱患。早在阿卜杜拉1999年繼承父親王位之前,哈姆扎就傳得已故國王欽點,在後者死後繼任王儲,即成為阿卜杜拉的「兄終弟及」繼承者,但最終阿卜杜拉接過王權數年後卻廢除了哈姆扎的「弟及」權,由自己的兒子補上王儲之位——這種「兄終弟及」變成「父傳子」的造法在阿拉伯世界往往會引發王室爭議。在「家醜不出外傳」的約旦王室,上述的前王儲哈桑就曾「默默承受」自己兄長將王位交給兒子(阿卜杜拉),但深受美裔母親文化影響的哈姆扎近年來卻高調批評政府,似乎有公開表達其「心有不甘」的意圖。

圖為約旦副首相兼外交與僑務大臣薩法迪(Ayman Safadi)3月2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Baghdad)出席記者會。(Reuters)

但更令國王和政府警惕的或許是哈姆扎與頗具影響力的部落之間的聯繫。作為高度城市化且有着現代治理體系的國家,約旦事實上仍處於部落文化和制度的高度影響之下;而歷史上,約旦部落更是賦予了如今王室和政府執政的合法性。身為親王的哈姆扎與這些部落首領的頻繁交集,似乎觸動了王室和政府的神經。

手握大權的約旦部落

1921年,外約旦酋長國建立後,約旦民眾仍然以部落為單位生活、遵循部落的價值觀和社會習俗,當時掌權的哈希姆(Hashemites)王室成員費薩爾(Faisal I bin Al-Hussein)與部落謝赫(sheik ,即部落首領)結盟,給予寬容政策,而部落謝赫則向哈希姆王室效忠、藉機恢復自身地位,如此建立起政治聯盟。據美國中情局《世界概況》資料(CIA World Factbook),部落制度和傳統不僅給哈希姆王室的統治提供了正當性,且幾乎被視為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基石和核心文化遺產。

1985年,在社會有關部落影響和傳統應在國家扮演怎樣的角色的大討論中,已故國王侯賽因(Abdullah II bin Al Hussein)在一次演講中表示:「無論人們認為部落對我們(社會)有怎樣的傷害,法律將繼續與(部落的)規範、習俗和傳統緊密相連……部落的解體(對國家和民眾而言)是非常痛苦、負面且顛覆性的。」

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Abdullah II )在1999年上台,並在2004年廢除其同父異母的弟弟哈姆扎(Hamzah bin Hussein)的王儲地位。圖為阿卜杜拉二世在2020年12月10日在國會上發表演說。(AP)

事實上,這樣的文化一直持續至當代。據《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2015年發表的《約旦的部落對國家惹眼是挑戰還是強化劑?》(Do Jordan’s tribes challenge or strengthen the state?)一文,在部落成員之間,部落扮演着司法仲裁、社會福利的分配等多種角色。部落成員間的法律糾紛,法庭在對謀殺犯進行裁判前,幾乎總會等部落之間進行協商,並以協商結果為據調整量刑。

建國至今,部落國民的人口比例雖然大幅降低,但至少據約旦官方數據,貝都因人(Bedouin,即以氏族部落為單位的遊牧民族)約國家總人口的一半(據聯合國難民署,其他數據來源顯示其比重更接近三分之一),此外人口的大部分則是巴勒斯坦人。即便在人口上不佔多數,部落後裔仍佔在國家軍隊和政府佔主要地位。舉例而言,約旦三大部落氏族中的al-Majali家族的成員,自上世紀中約旦獨立後便一直在政府、法庭和軍隊擔當高階位置——包括60年代約旦首相Hazza al-Majali、以及擔當約旦軍隊主席近20年的Habis Majali等,其他成員亦有不少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出任議員。

除了位高權重之士,普通的部落成員亦通過所屬氏族部落的wasta(阿拉伯語中近似於裙帶關係的表達)而輕易的進入傳統上由部落成員擔任公職的國家公共部門(包括政府部門、各類國有經濟部門等),而人口中的巴勒斯坦裔國民,則絕大多數在私人部門工作。

約旦前王儲哈姆扎(Hamza bin Hussein,右)在4月3日表示遭到軟禁。圖為他在2009年6月9日與妻子努爾公主(Princess Noor)出席官方活動。(Reuters)

然而,現任國王阿卜杜拉二世當政後,作為政治聯盟的一部分的部落及其成員的利益卻受到了損害。

部落利益受損

2008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波及約旦,國家經濟在經歷了經濟自由化改革所帶來的快速發展後增速嚴重放緩,加上2011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公民抗命運動,約旦的年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從此前的8%跌到2%上下。而在國王阿卜杜拉推舉下上台的前首相里法伊(Samir Rifai)推行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措施,觸及了在國家公有經濟內獲益的部落利益,於是有了2011年2月在部落成員聚居的鄉下省份每周上演的示威活動,並最終迫使里法伊下台,國王重新任命首相。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部落出身的中學或大學生,畢業後基本可以確保一份工時短、且附帶終身養老金等多項福利的政府公職,但在經濟下行和自由化改革之下,過去部落居民與政府之間的「社會契約」不復存在。

2018年夏天,民眾對政府以及王室的這種不滿再次升級。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貸款條件,債台高築的政府推出新稅法法案,包括家庭和個人所得稅門檻降低、政府對燃料、麵包等的補貼減少等一系列財政緊縮政策,引發大規模的罷工和遊行。首都安曼(Amman)街頭來自各階層、各行各業的民眾均走上街頭,但在政治上極具話語權的不少部落成員(包括許多來自部落的國會議員)在這些抗議活動扮演領導者角色。

約旦王后拉尼婭(Queen Rania)與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Abdullah II)及兩人的大兒子合照。 (queenrania@IG)

如今,王室對公開批評政府甚至王室的部落的顧慮,則在疫情引發的更加嚴重的經濟危機而被放大。約旦最大部落Fayez的成員、前議員Hind al-Fayez也參與了每周在政府建築外的示威活動,他表示:「統治政權過去成功收買了部落領袖的忠誠。但這(如今政府的政策)不能反映部落的立場了。」

動搖的部落忠誠

據新聞網站《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的報道,該媒體獲得一則哈姆扎聲稱被軟禁當日其與約旦軍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Yousef Huneiti對話的錄音,錄音當中Huneiti並沒有提及勾結外部勢力的問題,而是警告他須停止與約旦部落領袖聯絡,稱政府情報機構發現他與一些對王室持不滿的部落成員有往來,這些成員甚至在其交談中直接批評國王阿卜杜拉。

親王哈姆扎究竟能否被坐實「叛亂」之嫌,在事件充滿未知的情況下外界難以判斷,但約旦國王的警惕卻是無疑的。近幾個星期來,哈姆扎受部落長老之邀到訪公開批評國王及其政府的部落,會見近來號召民眾舉辦反腐敗遊行的部落首領,加上由於哈姆扎性情與備受愛戴的國王侯賽因相近而受到部落們的歡迎,這些因素都在觸動王室的神經。

在一篇2020年發表於《西亞非洲》學術期刊的論文中,研究者指出:「在面對建國後的種種複雜挑戰時,部落謝赫帶領族人始終站在王權一側。」但部落的忠誠來自於與王室間的利益交換,即便部落中的異見大體仍在枱面以下被討論,但在疫情重創經濟、失業率超過20%的狀況下,王室和政府若不能推行有效的措施安撫部落,其忠誠很可能會倒塌。此次親王叛亂疑雲雖平,但卻提醒了外界,表面政局穩定的約旦絕非鐵板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