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國際太空站 中俄聯手登月背後的莫斯科決策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4月18日,俄羅斯負責分管國防工業的副總理鮑里索夫(Yuri Borisov)在俄羅斯電視一台節目中指出,俄方將在2025年正式退出國際太空站(ISS)項目。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12日舉行太空會議後,莫斯科方面就太空問題給出的最新決策。

俄方退出ISS的影響可能仍是有限的。美方取得了「太空探索技術」(SpaceX)公司研發的龍式(Dragon)可回收飛船,暫時擺脱了對俄羅斯「聯盟號」系列載人飛船的依賴。俄羅斯還在4月19日宣布了該國目前唯一一名女宇航員在2022年前往ISS執行任務的消息。

但總的來説,俄方此舉帶來的連鎖反應已經開始醖釀。俄羅斯的決策不僅僅結束了俄方在ISS項目上與美國各方二十多年的合作,也暗示了ISS項目在2024年的壽終正寢:俄羅斯航天部門已直指「國際太空站功能艙模塊已近其服役期限」。它同時意味着俄方2006年規劃,在2015年到2017年間被取消的「國家軌道太空站」及與之配套的登月計劃重獲啓動。

在2020年之後,隨着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以「該項目過於強調美國主導性」為由,拒絕加入美國「月球門户」項目,俄方又遲遲不肯發射與ISS對接的「科學」、「科學與動力」等太空艙,這使得外界開始猜測俄羅斯或將發射其太空站。

計劃在4月29日發射的天和號核心艙已成為未來中俄太空合作的重要一環:

+1

而今,俄方的決策已經和該國學術界在2018年、2019年時提出的登月站、太空站規劃大致吻合。雖然俄方在新冠疫情中損失了包括總設計師米克林(Evgeny Mikrin)在內的一批重要科學家。但考慮到中俄已經在2021年3月9日簽約,確立了雙方在月面及月球軌道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方案,這對於西方世界來説無疑是頗具刺激性的。

但俄羅斯的想法可能不僅僅於此。當《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仍熱衷於「中國和俄羅斯達成協議,將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共建一個科研站」時,俄方可能還希望在重返太空,重建軌道探索能力,與中國合作登月之餘,重建其太空作戰能力。

4月18日晚,俄羅斯國防部紅星電視台播放節目,展示「金剛石2號」軍用太空站仍能正常使用,其發動機等狀態也基本正常,節目標題大意即為「金剛石2號甦醒:創造者親手復活了蘇聯時代的軍用太空站」。(俄羅斯紅星電視台截圖)

也就在鮑裏索夫宣布退出ISS的同一天,隸屬於俄羅斯國防部的「紅星電視台」也發布消息,首次披露了俄羅斯擁有的「金剛石」軍用太空站。俄方指出,可以在宇宙環境下發射炮彈和火箭的「金剛石2型」雖然因蘇聯解體未能發射,但參加過測試的資深宇航員沃雷諾夫(Boris Volynov)等人均認可該艙「優於和平號太空站及ISS」,俄方目前已計劃重啓該項目。

此外,據俄軍發布的《2018年至2027年國家武器裝備發展綱要》,俄方還計劃分別在2025年和2030年前,分階段完成天基預警「統一航天系統」和新型太空監視系統的構建。這一時間規劃和俄羅斯退出ISS的進程形成了部分吻合。

雖然受發展基礎和資金所限,俄軍難以馬上實施該綱要計劃的衞星網,其天基偵查系統難以確保集羣部署,其用於軌道作戰的「機動反衞星」也在研發階段。但在俄方大力推動「國家軌道太空站」項目,重啓「金剛石」軍用太空站的風潮之下,莫斯科亦有可能在中美俄重塑太空探索的地緣政治之際,優化空天力量,拓展俄在太空領域的軍事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