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拉美・古巴|成功研製疫苗或催化改革開放大業?

撰文:周萱
出版:更新:

古巴國產新冠疫苗接連傳出捷報,先是6月19日(上周六)公開的「主權2號」(Soberana 2)疫苗第三階段臨床數據,顯示三劑疫苗接種程序中施打兩劑便有逾六成有效率,6月21日(本周一)公布的「阿布達拉」(Abdala)疫苗數據則更加矚目,三劑疫苗接種完畢後有效率高達92%。
作為美國封鎖逆境下艱難成長起來的醫療大國,古巴的醫療技術曾幫助其度過多個危機,例如本世紀初的「醫生換石油」項目曾助其脫離蘇聯解體的困境、迎來短暫發展高峰。此次成功研發疫苗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除了能使該國更快擺脫眼下疫情大流行以來的最嚴重爆發外,還可通過出口疫苗來緩解經濟危機,乃至減少改革陣痛期的顛簸、增加執政者改革的動力與信心。(系列文章之五)

古巴一共研發了五款疫苗,目前已公布效率的兩款疫苗皆使用重組亞單位蛋白技術,與美國Novavax公司使用的技術相似,也與乙肝疫苗和破傷風疫苗的原理相同。這種技術雖然較為成熟,但由於生產過程較為複雜,且需要搭配能促進免疫反應的佐劑,因此研發速度較慢且具有一定風險,例如循這條路線的法國大型藥廠GSK此前遭遇過挫敗後,至上月底才開始進行第三階段測試。

「社會主義醫藥強國」並非浪得虛名

但在獨立研製疫苗數十載的古巴,科研人員對重組亞單位蛋白技術已是駕輕就熟。該國自1959年建立共產黨政權以來就發起了「健康革命」,培養大批醫療人員以建立全民醫療體系,例如70年代有三成大學生都在學醫,而這些人才也成了該國80年代生物技術起步的堅實基礎。彼時,出於時任領導人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對「抗癌新藥」干擾素的追求,以及國內腦膜炎和登革熱等傳染病的爆發,當局成立了一批生物研究機構以自主研發疫苗及藥物,有報道指卡斯特羅心繫研發進度,以致於有時一天去考察多次。

哈瓦那民眾6月23日登記注射疫苗。(美聯社)

在國家重視下,科研人員很快研製出全球首款乙型腦膜炎疫苗,頗受鼓舞的執政者即使是在蘇聯解體後的艱難年代也維持投資。在嚴重缺衣少食的1990年到1996年,政府仍向「西哈瓦那生物技術集群」(West Havana Bio-cluster)注資約10億美元,這被形容為「10億美元的賭博」。但最後證明古巴政府押中了寶,該集群成了生物技術版本的矽谷,此次研發出「阿布達拉」疫苗的「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中心」(CIGB)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機構。

到了現在,古巴已擁有21個生物研發中心、逾70條生產線,能在地供應八成疫苗和六七成藥品,醫藥出口也佔到總出口額半壁江山,可見生物科技產業已成了該國「安家立命」的法寶。

在如此背景下,古巴成功研製新冠疫苗也就不讓人意外,該國90年代以重組亞單位蛋白技術研製乙肝疫苗已是十分熟練,2003年還推出了全球首款低價結合疫苗防治B型嗜血性流感桿菌,該結合技術本次就運用在「主權2號」中。總而言之,古巴此次成功研發新冠疫苗並非一時奇跡,而是厚積薄發的成果。

古巴21個生物研發中心、逾70條生產線都整合在Biocubafarma集團名下,圖為該集團在哈瓦那的總部。(Biocubafarma官網)

靠疫苗度過食物危機?

此等疫苗喜訊對於古巴來說無異於及時雨。目前該國正在經歷疫情大流行以來的最嚴重爆發,日增確診達到1,500宗上下,按人口比例而言相當於香港每天有上千宗確診,嚴重阻礙了該國旅遊業開放計劃。疫苗數據出爐後接種進程便有望大幅提速。目前該國已有近兩成人口施打至少一劑疫苗,率先開啟接種的首都哈瓦那的日增病例比起5月高峰時期已減少一半。如能完成8月結束前接種七成人口的目標,想必能迅速控制疫情,也能盡快振興旅遊業及吸納外匯。

本來,古巴去年依靠嚴格封鎖和充足的醫療資源,成了西半球中病毒少有造訪的桃源,去年全年累計病例不過1.1萬例、病歿人數不足150人,與該國以北的美國和以南的巴西形成鮮明對比。但強力封鎖也重創該國佔據國內一成產值的旅遊業,去年國際遊客大降近八成至一百萬人,再加上美國失業率高企導致僑民匯款斷流,特朗普政府疫中還加碼50多項封鎖措施,多重打擊令古巴陷入外匯枯竭的困境。根據國際清算機構(BIS)的數據,該國國企海外賬戶儲蓄在去年6月底已跌至8.7億美元,比起一年前大降六成。

這對於每年需花20億美元進口八成食物的古巴來說,意味着嚴重的食物危機。城市居民每天需在國營商店前排隊數小時領取食品,如果有雞肉這等稀缺品更是要排上七八個鐘頭,有哈瓦那居民形容,早晨5點宵禁結束後,民眾出門第一件事就是在商店門口佔位。

因此,亟需外匯的當局不得不從去年11月起開放了國際旅遊,但完全得不償失,今年前2個月僅有3.5萬遊客入境,新增病例卻有3.8萬宗,直至發展成眼下的疫情大爆發。如果該國能靠疫苗接種迅速控制住疫情,這不僅關乎國民健康,更關乎旅遊業和民眾生計。

古巴民眾2020年6月在國營商店前排隊購買商品,由於食物短缺,排上數小時是常態。(路透社)

而疫苗接種除了能有助於振興旅遊業,亦可出口創匯,該國疫苗如此之高的有效率,將讓本就有意購買的多國更具信心。此前,阿根廷、墨西哥、牙買加、委內瑞拉和越南等都表示計劃採購古巴疫苗,伊朗更是已開始生產「主權2號」,許多因印度製疫苗斷貨而接種停滯的非洲國家也可能聞訊而來。古巴疫苗預計採取的靈活收費性形式(例如其外派醫療人員收費就根據當地經濟情況而定),無疑對那些財政拮据、外匯不足的國家具有吸引力。

即使古巴未能透過出口疫苗換得大量外匯收入,也可通過「疫苗換食物」等項目來緩解食物短缺危機,以及擴大好友圈,削弱美國的孤立效應。可以預想,古巴的新冠疫苗將像本世紀初「醫生換石油」項目那樣,幫助該國度過危機。

疫情倒逼改革加速

另外,古巴疫苗研製的成功,不僅僅利在緩解經濟和食物危機,更有助於該國更快走出經濟轉型陣痛期帶來的混亂。

自從更持實用主義的勞爾·卡斯特羅(Raul Castro)於2006年接替了革命理想主義為先的兄長菲德爾·卡斯特羅之後,古巴逐漸開始借鑒中越改革開放模式,不過執政黨內保守派仍有不少疑慮(包括改革引發社會動蕩),進程還是相當緩慢。

例如2011年古共六大上就只表示「更新發展模式」而非改革,當年就提出的廢除貨幣雙軌制計劃也是走走停停,2016年七大仍強調「不能讓市場在經濟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其狀態類似於中國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改革開放路線之後、1992年鄧小平南巡一錘定音「姓資」還是「姓社」問題之前,黨內保守派和改革派激烈碰撞、全國摸著石頭過河的謹慎狀態。

直到勞爾·卡斯特羅從2018年逐漸將大權移交給新一代領導人迪亞斯-卡內爾(Miguel Díaz-Canel)後,改革才開始提速,2019年4月頒布的新憲法就首次承認私有財產並肯定市場作用。次年疫情殺到雖然嚴重打擊經濟,但也讓改革派有了加速改革的充分理由,迪亞斯-卡內爾去年4月就表示,「在這種全球性危機下,我們必須變革,必須意識到不能按以前的方式做事了,要評估如何更快速、果斷和有序地實施改革措施。」

疫苗研發的成果,應可幫助減緩迪亞斯-卡內爾改革的阻力(Getty)

由於外匯急缺,當局在2020年7月推動了美元使用自由化、取消10%的美元稅以吸引美元流入,充盈國庫。該國還從今年1月1日起終於廢除了貨幣雙軌制,即廢棄為服務外國旅客而創造出來的、釘住美元的可兌換比索,統一使用本土流通的比索,這不僅能解決該國多重匯率下的價格扭曲問題、減緩貧富差距和社會不滿(因該國國營部門規定1可兌換比索對1比索,而外國旅客是1可兌換比索對24比索,造成賺外國人錢的旅遊業者收入數十倍於國有部門員工)。一個簡化的貨幣系統還能極大減少該國出口企業的會計程序,加強對外資的吸引力。

未有貨幣改革那樣矚目、但同樣重要的是,古巴同時大幅削減了對國企、公共服務和基本物品的補貼,以減少計劃經濟程度。另外,在今年3月,古巴還大規模解禁私企經營範圍,從原有的127個行業擴大至逾2,000個,僅保留124個敏感行業歸國家專屬,可見其鼓勵私企發展、加速經濟活力的力度。

不過,雖然這些經濟改革措施都是發展之必須,也有利於疫後經濟復甦,但也加劇了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使民眾更為痛苦。尤其是廢除雙軌制導致比索嚴重貶值,惡化了輸入性通脹,再加上政府正好削減補貼,許多民眾就見到電費大漲五六倍的情況。雖然國企部門有政府調高工資和養老金抵禦物價飛漲,但私企獲補貼力度較小,加之其手中財富隨貨幣並軌縮水,就顯著加劇其負擔,反而損害了新生的市場經濟。生活的困難還使得部份古巴人打破了「房間內政治」的謹小慎微傳統,前往政府前示威,可見民眾怨氣累積。

因此,古巴此時疫苗研發成功就更顯珍貴,如上文所說,若疫苗接種和出口能迅速控制疫情、拉動旅遊業、增加外匯收入以及緩解食物危機,就能幫助古巴更快度過眼下經濟難題,減少社會動蕩的可能性,加強改革派的動力和信心,這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