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撤軍突顯拜登當局「紙上談兵」的不足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迅速反攻,一周之內拿下首都喀布爾,佔據總統府並宣布建國,美國二十年努力毀於一旦。因為擔心塔利班實施報復,阿富汗前政府官員與無數平民拖家帶口擁往美軍控制的喀布爾機場逃難,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美軍不僅沒有為他們提供保護,反而向天開槍射擊,有人甚至疑似因為逃亡心切而爬上飛機,從數百米高空摔落而死。

這一場景,不禁讓人想起在上世紀70年代越南戰爭即將結束之際,美國派軍機協助美方人員從西貢撤離,南越官員家屬以及恐慌的市民也想搭上一趟順風車,卻因超載無法起飛,被美方人員拳打下去的一幕,甚至比當時更為慘烈。國際媒體紛紛將此稱為喀布爾的「西貢時刻」,對美國冷嘲熱諷,拜登(Joe Biden)不得不於8月17日在白宮發表講話,就撤軍行為進行辯解。

美國在阿富汗的撤離十分狼狽,圖為2021年8月16日,在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數百人在一架美國空軍C-17運輸機的跑道上奔跑。(美聯社)

其實拜登的問題根本不在從阿富汗撤軍,恰恰相反,在戰略上,從阿富汗撤軍是這些年美國政府難得的一項正確決定。拜登在白宮撤軍講話中有一句話是對的,美國「真正的戰略競爭者,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的就是美國繼續將數十億美元的資源和注意力無限期地投入到穩定阿富汗的工作中。」過去20年,因為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潭,美國已經付出了上萬億美元和無數士兵性命,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華盛頓將這些錢投入美國的新能源科技或基礎設施建設,美國的發展將遠遠比今天亡羊補牢之局為佳。

在中國崛起帶來的系統性挑戰下,美國必須從阿富汗撤軍,而且越早越好。只有從阿富汗撤軍,美國才能集中精力與資源對付中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從阿富汗撤軍雖然會遭到部份國內外人士的指責,並喪失阿富汗這個深入中亞的地緣「楔子」,但是卻可以將美國從阿富汗戰爭的泥潭中解脱出來,集中精力應對中俄挑戰,並將更多資源用於國內投資以及與中國的經濟競爭。

特朗普(Donald Trump)是一個莽撞而粗俗的領導人,他的很多行為都招致了從民主黨到共和黨的跨黨派憎惡,在國際社會也樹敵甚眾,但是他2020年2月達成的撤軍協議,卻難得的得到了兩黨一致認同以及聯合國安理會一致認可。

拜登的問題在於,他繼承了特朗普從阿富汗撤軍的政策遺產,卻未能正確評估阿富汗局勢,對撤軍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混亂估計不足,不是逐步和有序撤出在阿富汗的軍事力量,而是想盡快離開,儘可能充分離開,就如此重大的撤軍安排好像根本沒有規劃,沒有預案,結果把本應穩健有序的撤軍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僅僅在一個多月前,拜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自信的宣稱,「塔利班接管一切並擁有整個(阿富汗)國家的可能性非常小。」「不會出現你看到有人從大使館的屋頂上被撤離的情況。」但是在一個月後,這些拜登認為不可能發生的情況都變成了現實。最近幾天,通過媒體鏡頭,世界目睹了驚慌失措的阿富汗平民緊緊抓住美國軍用飛機,不顧一切試圖逃離,乃至被擊斃摔死的混亂局面。美國外交官甚至不得不求他們在阿富汗的敵人不要衝擊美國在喀布爾的大使館。無數美國軍車、步槍、大炮、飛機、直升機和無人機落入了塔利班手中。美國這個超級大國因此顏面喪盡。

高度混亂的局面令瑞典前首相比爾特(Carl Bildt)不禁哀嘆,在處理從阿富汗撤軍問題上,可以說蘇聯當年做的都比美國要好。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也在媒體撰文抨擊稱「這是自伊朗人質危機以來,我們國家在外交政策上所承受的獨一無二的恥辱。」

為挽救事態惡化,拜登政府不得不暫停撤軍,同時還緊急往阿富汗前線增兵,讓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比拜登落實撤軍前增加了兩倍。雖然如此,美國的國家信用也已經遭到重擊,特別是那些受美國保護的盟友們,從此對美國的安全承諾產生了深刻質疑。

這些行為和後果,像極了中國歷史上那位「紙上談兵」的趙括先生,說起軍事戰略來頭頭是道,但在實戰中卻眼高手低,因為領導力缺失把事情搞得一團混亂,導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阿富汗撤軍之醜,將成為拜登總統生涯的一大敗筆,也有可能是其至今尚算有效的管治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