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默克爾時代 德國能否繼承其對華政治遺產?

撰文:許輝
出版:更新:

德國9月26日舉行了第20屆聯邦議會選舉。初步計票結果顯示,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8%的微弱優勢領先當前執政的、中右翼聯盟黨(CDU/CSU)的24.1%。奉行環保主義的綠黨創下最好成績,獲得約14%的選票。親商業的自由民主黨(FDP)獲11.5%,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獲10.5%,而社會主義左翼黨則只獲5%左右支持。社民黨和默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的聯盟黨都分別表示希望領導下一屆政府,因此未來重點在於誰能拉攏更多盟友組成聯合政府。

但無論哪個黨來領導聯合政府,執政近16年的總理默克爾都將在選後告別政壇。默克爾是德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理,也是東西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總理。其2000年當選為基民盟黨魁,2005年11月出任德國總理至今,如此長的在任時間在政黨輪替為常態的西方民主國家中相當罕見。其16年總理任期內,美國和法國曾有過4位總統、英國5位首相、意大利9位總理、日本9位首相,世界經歷了四次重大危機:金融危機、難民危機、英國脱歐和新冠疫情。

默克爾曾被稱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執政16年可謂相當成功,為德國內政外交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德國經濟持續繁榮,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默克爾在國內的滿意度亦一直保持在良好水準,16年間滿意度維持在60%至80%的水平。

默克爾也為歐洲和世界留下了一筆特色鮮明的政治遺產。默克爾被視為歐洲的代言人和歐盟的實際領導人,以其理性、穩重、務實的作風引導歐洲度過歷次重大危機,素有「歐洲保姆」的綽號。

但同時,「默克爾時代」的結束也為德國留下了挑戰,包括新冠疫情過後如何調整德國經濟結構、推動增長,如何在歐洲事務和全球安全事務中扮演更主要的角色,以及如何重新定位歐洲在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角色等。

默克爾留給德國和歐盟的遺產

歐洲人之所以信任德國,是因為他們認為默克爾會在一系列問題上捍衛整個歐洲的利益,而不光是德國的利益。這種信任在兩個政策領域最明顯:一是經濟和金融,二是民主和人權。

默克爾一直堅持歐洲大局為重,2010年歐債危機時頂着國內和歐盟內的反對壓力堅持將希臘留在歐元區。儘管默克爾決定延遲向希臘等負債國提供援助,引發歐洲單一貨幣可能解體的恐懼,又因為堅持對希臘的國際救援方案必須包括嚴格的限制條件而招致抨擊。但最終,歐洲度過了歐債危機,德國對歐洲單一貨幣歐元的穩定起到了關鍵作用。

默克爾任期內最具爭議的決策之一是2015年夏季向數十萬非法移民打開國門。此舉讓她成為《時代》雜誌當年的國際風雲人物,也招致國內右翼和歐盟部分成員國的責難。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儘管引發國內矛盾,但對德國社會卻有長遠的影響。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德國其實一直依靠移民來補充勞動力、維持經濟運轉和扭轉人口的老齡化趨勢。

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德國發生了極大改變,經濟持續繁榮,德國民眾越來越富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2005-2021年期間,德國人比其他發達國家民眾更富裕,實際人均GDP增長了將近20個百分點,而同期英國不到5個百分點,法國、加拿大和日本不到10個百分點,意大利則下降了約7個百分點。

但同時,經歷了16年的繁榮後,德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默克爾政府在碳減排和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力度不夠。歐洲統計局數據顯示,德國人均温室氣體排放9.9噸,歐盟平均為7.8噸,而2019年交通業可再生能源佔比德國為7.7%,歐盟8.9%,瑞典30.3%。此外,德國在科技和數字技術方面也落後於競爭對手。歐盟數據顯示,公共服務領域和商業領域數字化程度上,德國在歐盟21個國家排名倒數第六。

默克爾的對華政治遺產能否保全

默克爾最大的政治遺產是貫徹始終的外交政策,是對既有國際秩序的維護。默克爾首先是一位奉行務實外交的政治領袖,這與她的兩位前任不同。基督教民主黨的科爾(Helmut Kohl,1982-1998)和社會民主黨的施羅德(Gerhard Schroder,1998-2005)留給後人的記憶主要是國內政策。科爾任期內完成了東、西德統一,施羅德在任上改革了國家的福利制度,默克爾可能以國際和外交政策被載入史冊。

默克爾執政期間,德美關係逐漸冷淡。默克爾一度是美國跨大西洋政策的熱情擁躉,但在美國推行外交政策重心向亞洲轉移的戰略後,德國與美國的分歧出現,關係也逐漸轉冷,2013年因默克爾手機被美國中情局監聽醜聞曝光而導致德美關係一度緊張。美國拜登總統(Joe Biden)上台後設法改善與德國和其他傳統盟友的關係,但默克爾對拜登倡導的民主聯盟一向不以為然。

默克爾注重維護德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利益,其中的關鍵環節是對華經貿關係。其執政時期正值中國開始崛起,成了西方眼中的體制競爭者,但受到挑戰的美國卻自顧不暇,而經濟強大、政治孱弱的歐洲更顯得力不從心。

中國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年貿易額超過2,000億歐元,默克爾在任16年訪問中國10多次。她對德中密切經貿關係的重視招致美國、歐盟和國內一些陣營的批評,有人批評其不顧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對西方民主世界的威脅,為了經貿不惜犧牲人權和民主價值觀。

批評者還認為,德國外交政策的地緣經濟支柱一方面依賴美國,另一方面在經濟上聚焦以中國為主的亞洲。默克爾歷來主張將大問題分解為多個小問題,然後逐一予以解決,然而在地緣政治挑戰的大背景下,她這種循序漸進的行事方式顯然已經變得不合時宜。

最近,有德媒發表評論文章,宣稱德國可以遊離於世界政治衝突之外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儘管德國無法扮演全球領袖的角色,但對於下一屆聯邦政府來說,單靠努力保全經濟成功的歷史顯然不夠,因此隨着默克爾即將離任,德國應該抓住機會,尋求與包括美日在內的志同道合的國家建立聯盟,讓北京付出代價。

但事實上,德國外交政策的重點是同時與盟友和對手發展良好關係,以保護其經濟所依賴的出口。後默克爾時代,德國對中國以及對俄羅斯的態度將持續下去。德國與美國的關係仍將非常密切,但德國不會選擇與中國成為戰略對手,在這一點上,德美兩國的利益仍將繼續存在分歧。

儘管對德美和德中關係,德國國內有不同看法,但未來無論誰接默克爾的班,德國的對華、對美政策,以及歐盟、美國、中國之間的三角關係仍將是新政府要走的幾步關鍵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