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變相重啟經濟特區背後的中國因素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10月14日,越南第十五屆國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歷時三日半「加緊、有責任精神的工作後」閉幕。在這場旨在「抓緊出台經濟重建和恢復方案」的大會上,河內推出了一系列與經濟復甦與恢復有關的政策,而其中最為突出的莫過於10月11日在「七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以其臨近中國的直轄市海防市為中心,以特殊、具備突破性的機制和政策建立「海防自貿區」的相關提案。

對越南來說,和2018年時引發國內大範圍示威、抗議的「經濟特區」一樣,「自貿區」這一模式在越南目前也同樣屬於首創,暫無法律依據可循。隨着該國國內《青年報》等媒體開始以「建議海防建立像特區一樣的自由貿易區」等語報道此事,河內政府關係人士也稱「部分提案內容與2018年經濟特區方案相似」,此舉因此可被視為越南自2018年創設特區失敗後的再次嘗試。

對投資越南的分析人士和觀察家們來說,海防不僅僅因為其密佈「產業園」,適合各國企業入駐而著稱,環海防地區還有兩條從中國雲南、廣西延伸而來,並以海防港為終點的高速公路。這使得當地依託與中國的地緣優勢,可極為便利地加強與中國供應鏈的聯繫。從21世紀初開始,當地因「工業園」實現經濟高速發展,吸納外資能力於全越南僅次於胡志明市,箇中緣由莫過於此。

對阮富仲(左二)、阮春福(右二)為首的河內高層來說,2018年經濟特區方案雖然失利,但他們直到2021年仍在尋求迂迴突破。(美聯社)

從2008年開始,中國企業也開始集群入駐海防市的深圳-海防經濟貿易合作區、亭武-吉海經濟區等工業地帶。其中前者從2016年開始專門由中國深圳市市屬國營企業「越深公司」運營,用以落實中國對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資(FDI);至於後者,其中浙江企業入駐居多。

中國正在向該區域重點引進機電、電子訊息等先進行業企業,建設商務新區,進而與日本等國企業聯手,為當地建設火電項目。海防港此後也接入中歐班列,中越雙方亦籌劃建設從中國雲南經越南老街、河內進而延伸至海防的高速電氣化鐵路。當地很快因FDI的大舉注入而呈現飛速發展態勢。中國也從2019年開始,成為在越南的新註冊資本的最大外國投資者。

海防地區目前正在成為越南的工業新增長點,其中甚至包括汽車產業。(Getty)

在越南的發展進程中,中國資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越南政府方面重視並優先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呼籲中國企業增加對越南機械、電子、新材料、製藥、機器人、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投資與技術轉讓等。從2020年開始,中國也開始通過加大對越投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來回應越方訴求。

譬如在2020年,中國企業對越全行業直接投資13.8億美元,同較上年增長5.9%;到2021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對越南實業投資再度上漲,達7.7億美元,增長32.7%。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國在2021年上半年對越南的承包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都比2020年同期要多,分別為67.2億美元和21.7億美元,分別增長增長255.6%和68.5%。

較之越南全境疫情氾濫的局面,海防地區目前累計只有42名患者,其中一人病亡。這在越南全境是罕見的。(美聯社)

在中資為代表的外資不斷湧入之際,越南原有的環境已逐漸不適合大型投資者入駐,這使得海防市已經把「主動把握相關情況,及時紓解有關困難,營造充滿魅力的投資經商環境」視為當下除防疫之外的重要工作,隨着海防方面從2021年8月開始向河內方面匯報建設「自貿區」相關事宜,越南新特區在2021年末的出爐也因此順理成章。

當然,考慮到越南2018年創設經濟特區卻因為「外商租地99年」意外折戟,越南此次安排可謂異常謹慎。越方雖強調經濟區的工業地帶將享受土地、規劃、投資、稅收等方面的政策便利,但具體內容就秘而不宣。

幸而海防地區的經濟、投資狀況已經暗示了河內此次經濟特區方案的志在必得,中國資本依託中國「一帶一路」及中越「兩廊一圈」規劃在當地的大行其道,讓越方有了根據現狀推進規劃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