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353字聲明挺台 布林肯才是台海現狀的破壞者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0月26日發表的「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系統」的聲明開頭一句提到「台灣已是一個民主成功故事」,最後一句則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也就是《與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美國對台六項保證」。

從開頭到結尾,聲明看似保持了在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某種平衡,但文中的各種表述,尤其是對台灣地位、角色和貢獻的着墨,反映了拜登政府對中國採取的「價值觀外交」策略,姿態上再次展現出了深度利用台灣「制華」的意圖。

當然,撰寫這份聲明的團隊,或者說布林肯終審這份聲明時,主要考慮的還是中美之間的平衡。但平衡的一頭是中國,另一頭是美國。台灣不在這一動態平衡當中,只是被美國用來推行對華價值觀外交的一個工具而已。

但是,在價值觀外交這種過時、充滿歧視和冷戰思維的外交路線指引下,布林肯真能把握好這種平衡嗎?他真的在乎台灣在聯合國的定位和利益,或者真的關心他在聲明中所提到的2,400萬生活在台灣的民眾?

10月2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並發表講話。(新華社)

事實上,布林肯現在所談的台灣之聯合國角色,和之前美國十多年所強調的台灣之國際空間或國際參與是同一個意思,只不過現在聚焦聯合國層面,就是要將台灣牌當中的「抗華」份量繼續拔高。

布林肯在聲明中說讓台灣「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系統不是一個政治議題,而是一個務實議題。這完全是美國政客投機和虛偽的一面。在聯合國層面向台獨釋放信號,以此表達對華強硬的立場,迎合國內(尤其是國會)輿論,就是一個政治議題,一種外交操弄。

如果把它包裝為「務實議題」,那麼台灣在國際社會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更加真正務實的方式發揮自己的角色。難道台灣過去沒有參與過國際組織、沒有在國際社會發揮過積極的角色嗎?台灣要想「務實」,就必須堅持一中原則。這才是參與國際合作、融入國際社會的最為務實的方式。

美國應該清楚,在蔡英文執政前,國際空間對於台灣來說並不是問題。尤其是馬英九執政時期,台灣參加了多個國際組織議程,包括世衛大會和國際民航組織(ICAO),原因就是馬英九政府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緊張關係才得以緩和,台海現狀才得以維持。當時的奧巴馬(Barack Obama)政府也支持兩岸通過協商處理分歧。

布林肯還在聲明中強調台灣防疫成績,提到台灣無法參加世衛大會和ICAO大會,認為世界可以從台灣的「世界級」響應中學到更多。這種言過其實,處處誇大台灣防疫效果的做法實際上還是延續之前美國外交官將疫情「政治化」的操作手法,屬於中國牌的另一種打法。它和台灣抗疫表現並無直接關係。

2021年4月16日,布林肯(左一)和沙利文(左三)等白宮幕僚陪同拜登出席外事會晤活動。(AP)

但只要能夠激怒中國,或者表達對華強硬、迎合國內,布林肯就願意這樣講。畢竟他的前任、右翼政客蓬佩奧(Mike Pompeo)已經在聯合國或國際舞台為繼任者設置了很低的道德門檻。布林肯只要延續蓬佩奧的那種風格或者姿態,就會輕易跨域這道門檻,而且還無需顧忌來自中國道義上的批駁。

在聯合國層面,美國還是要放下霸權身段,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遵守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避免擔當台海現狀的破壞者。現在布林肯的言行很顯然是在挑戰兩岸現狀,尤其在台獨勢力的幕後遊說下,有可能讓這個平衡狀態短期內很難形成。

所以,真正能夠改變兩岸現狀的不是中國軍機和軍艦的例行活動,而是美國這種故意無視事實、聯合國準則和國際關係原則的誤導性言論。

在經歷多次外交決策失誤、拜登支持率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布林肯及其他白宮幕僚可能還會繼續發表此類對華強硬言論。但美國無論如何打台灣牌,核心都是為了中美競爭。布林肯等人也不可能一直假裝忽視台灣問題的敏感性。拜登政府最終還是要回到一個平衡狀態,處理好兩岸關係挑戰,避免其破壞地區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