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斡旋俄烏衝突的可行性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3月15日是俄羅斯在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的第20天。第四輪會談之際俄烏雙方均稱即將達成協議,但從戰場看,俄軍仍在擴大攻勢,加緊圍攻基輔的同時,轉向空襲中部和西部的城市,戰事並沒有結束的跡象。

戰事何時停止?局面何時恢復平靜?單靠軍事逼壓促成談判就能解決問題嗎?烏克蘭談判代表阿拉哈米亞(David Arakhamia)曾在3月6日晚間表示,烏方不會再致力於提交加入北約的申請,而是將討論某種「非北約模式」。在這一問題上,烏方必須與之開展對話的並不僅僅是俄羅斯這一個國家。「舉例來說,可能有不同國家可提供直接保證,如美國、中國、英國,也許還有德國和法國。我們願意在更廣泛的範圍內討論這些問題,而非僅與俄羅斯和其他夥伴進行雙邊討論。」

從這一表態看,烏克蘭保持中立並非是俄烏雙方談判可以決定的。事實也確實如此,烏克蘭保持中立並不只是本國的選擇,還需要得到歐美的認同,中立地位也需要一系列國際公約的確認。

從這一現實出發,誰將加入談判,誰將會從中斡旋至關重要。

3月10日,土耳其外長(中)主持了與俄烏外長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的三方會談。(AP)

前不久土耳其作為東道主為俄烏外長舉行會晤牽線搭橋,但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說,解決問題的主要地點在白俄羅斯。言外之意是土耳其的斡旋並不是俄烏雙方解決問題的關鍵着力點。

今天筆者並不是要談俄烏談判和土耳其的斡旋,而是要談中國斡旋俄烏衝突的可行性。

從理論上來講,中國有出面斡旋的基礎。

一是當事方公開要求中國斡旋。烏克蘭曾經公開提出中國斡旋的要求。3月1日同中國外長通話時,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說期待中方為實現停火開展斡旋。英國《金融時報》3月6日報道說,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前一天稱,他已收到「中國有興趣調停這場戰爭」的保證,「中國外交有足夠的工具來發揮作用,我們認為它已經參與其中……並且他們的努力將會成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3月4日在接受西班牙《世界報》採訪時表示,歐美均無法充當俄烏衝突的調停人,只有中方能做到,中國必須發揮作用。此外,中國是當今世界少有的可以影響俄羅斯立場的國家。

二是中國的立場是中立中肯的,中國沒有批評俄羅斯入侵,也支持烏克蘭捍衛主權完整,並積極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這是當今世界其他在站隊的國家都不具備的。中國對局勢的看法是回應各方合理關切,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尋求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這一主張具有建設性的,沒有單獨支持一方,看到了問題的關鍵,也容易被接受。

三是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有一定分量的大國。法德俄等國領導人都在俄烏衝突發生後都聯絡了中國國家領導人,看重中國主張。中國的斡旋分量遠大於土耳其等其他國家。

2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北京會晤期間交談。(AP)

從實際操作來看,中國即刻展開斡旋並不現實。

首先,俄烏衝突雖然當事方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但核心仍然是美俄矛盾。俄羅斯和美國才是關鍵當事方。截至目前,俄羅斯和美國並沒有公開請求中國介入調停。

俄羅斯選擇出兵,並在白俄羅斯同烏克蘭談判,實際上並不寄希望於外界斡旋,而是選擇用鐵與血讓烏克蘭屈服。

美國樂見戰事擴大,美國近來極力渲染中國軍援俄羅斯,將中國和俄羅斯捆綁在一起,是試圖利用烏克蘭戰事一箭雙鵰,同時打擊中俄。中國如果斡旋將展現對歐洲安全局勢的關鍵影響力。美國利用烏克蘭戰事進一步渲染俄羅斯威脅,威懾歐盟的用意明顯,不可能樂見中國通過斡旋增強影響力。美國站在中國的對立面決定了中國出面斡旋沒有基礎。美國現在要求中國發揮負責任作用實際上是要求中國站在美國立場制裁俄羅斯,並非真正的調停。

因此,即便有烏克蘭和歐盟的呼籲,中國也不會貿然出面。

這張由Maxar Technologies提供的彩色紅外衛星圖像顯示了烏克蘭東部馬裏烏波爾Fontanna街道附近的大火,時間是2022年3月14日。(AP)

其次,中國自始至終並沒有展現出要立刻出手斡旋的姿態。

面對烏克蘭外長要求中國斡旋停火,中國外長王毅3月1日告訴烏克蘭外長 「中方呼籲烏俄通過談判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支持國際上一切有利於政治解決的建設性努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3月2日在回答俄羅斯記者詢問,北京是否願意為停火斡旋採取一些具體措施時表示,「歡迎俄烏雙方啟動和平談判,希望雙方繼續保持對話談判進程,尋求照顧雙方合理安全關切的政治解決之道。」

在回應歐盟呼籲中國斡旋時,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3月5日稱,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凡是有助於緩和局勢和政治解決的努力,中方都支持。凡是不利於推動外交解決而是拱火澆油使局勢升級的行動,中方都反對。我們鼓勵俄烏直接談判,也鼓勵美國、北約、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平等對話,直面多年來積累的矛盾和問題,按照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尋求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中國表達了支持俄烏直接談判以及相關方平等談判,支持一切建設性的努力,但是並沒有回應是否會出面斡旋,說明對局面還是有猶豫和特別考慮的。

第三,中國出手斡旋的時機還未到。美國在此次俄烏戰事中充分展示了超脱於局面之外又暗中參與的手腕。中國參與斡旋俄烏停火是容易的,但這是並不需要中國出面就可以達到,俄羅斯通過戰場的勝利就可以達到。

真正的美俄和解或許需要中國斡旋,但是也需要待美俄之間的較量到達一個危急時刻,才需要第三方有關鍵推動作用去達成協議。美俄鬥爭正酣之際,雙方誰也不會認為自己將輸,更不認為需要第三方調停來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除了烏克蘭和歐盟認為局面需要立刻恢復平靜,戰火需要停止,美俄雙方都不認為烏克蘭戰火是不可接受的。不到美俄有交火風險或者已經出現交火跡象的危急時刻,美俄是斷然不會認為需要馬上平息事端的。

因此,在解決歐洲安全問題上,還未出現中國能夠發揮關鍵作用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