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苗到石油 莫迪不會再次相信拜登的輕率承諾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4月11日的「坦誠對話」似乎並沒有在華盛頓與新德里之間帶來什麼愉快的氣氛。

在此後的兩天裏,從《電線報》到《今日印度》、《印度時報》的印度各大媒體都傳遞了類似的消息,譬如白宮發言人普薩基( Jen Psaki)已經複述了美方立場,強調印度增加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云云,美國會為印度提供若干「替代」。

從拜登到普薩基,華盛頓傳遞出的聲音也算是一種陳詞濫調。這套說辭最初始於3月下旬,當時為美國制定制裁俄羅斯相關事宜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副助理辛格(Daleep Singh)訪問新德里時發表了一通頗具火藥性的言論。根據印度權威財經媒體《鑄幣報》披露,辛格當時明確威脅新德里一側不得增購俄羅斯石油,「任何試圖規避美方機制的國家都會受到影響」。

雖然到4月9日,普薩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美方言論不是「警告」。但此舉是於事無補的,差不多也就在辛格在新德里面對記者言辭強硬時,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在3月31日於會見澳洲官員時稱印度與俄羅斯制定原油支付系統以規避制裁的一事「令人深感失望」,美方再次敦促新德里「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云云。

看來,對印施壓,使之不買俄油已成為一種華盛頓的統一共識,而今,拜登也在「坦誠對話」中坦誠攤牌。但華盛頓又能給印度提供多少能源替代呢?環顧2021年美國在新冠疫情時針對印度未能兑現的幫助與承諾。新德里尚不至於失憶。

資料顯示,印度代表在2021年2月18日建議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把印度設為生產基地後,美國等國固然在同年3月10日宣佈將與印度簽訂融資協議,支持印度「加大」新冠疫苗產能,但僅僅過了一個月,美國的承諾就失去了意義。

由於拜登當局為確保國內疫苗生產,加之美國沿襲了前任政府時確立的《國防生產法》,導致從美國運往印度的新冠疫苗原材料因美國出口原材料的禁令不得放行。此舉不僅影響了印度國內新冠疫苗的產能,亦使印度血清研究所公司生產的美國新冠疫苗的交付時間被大大推遲了。此後幾個月的印度疫情也因為新德里的焚屍柴堆等景象而震動全球。

面對印度對俄羅斯的恭順,以布林肯為首的華盛頓要人是有些光火的。(美聯社)

事實上,即便沒有烏克蘭戰事引發的俄羅斯石油制裁問題,美國仍是要讓新德里在俄羅斯面前選擇一個替代方案。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軍備問題。可就這點而言,美方卻拿不出對等的替代計劃。譬如印度在2021年12月接收並準備部署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後,拜登政府也就無從應對。美方因印度「購買俄羅斯軍火」而試圖拋出的《以制裁反擊美國敵人法案》(CAATSA)議程遲遲難以啟動,華盛頓推銷的高價軍火又不能吸引印軍的胃口。

資料顯示,S-400的設計功能的確滿足缺少防空火力的印軍的需要。該設備開機只要5分鐘,可以同時定位72個目標,跟蹤160個目標,並使用導彈摧毀40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相比之下,愛國者PAC-3的開機時間需要25分鐘,只能同時定位36個目標,跟蹤125個目標,其防空範圍為180公里,截擊導彈範圍為100公里。此外,S-400具備反干擾能力,其打擊目標的高度在一萬米到三萬米之間,而愛國者PAC-3只能攔截或打擊五萬米到兩萬五千米之間的高空目標,兩者的差距因此高下立現。

目前,華盛頓在面對新德里時可能有些不耐煩。譬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hony Blinken)亦在4月12日的美印「2+2」會議開始前痛批「印度人權」問題。這場會議雖然讓新德里得到了「美印共同反恐」的承諾、美國提供的太空訊息共享與合作,但美國高官首次在類似重要會議上當着印度外長和防長批評其人權終究是罕見的,這種刺耳的聲音無疑讓新德里會繼續掂量美國與自己的關係。考慮到俄羅斯已經為印度的「忠誠」提供了S-500防空系統的價碼,美國卻只會繼續毫無本錢的恫嚇新德里要人,極為重視自身在印度民眾面前形象的莫迪當局估計也有了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