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習近平疫情以來首次出國訪問 中國外交新變局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繼哈薩克外交部發言人9月5日官宣了習近平將訪問哈薩克,9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也透露了習近平和俄蒙領導人在烏茲別克舉行三方峰會,俄羅斯駐華大使同樣證實了習近平和普京將在烏茲別克會晤。到9月12日,中國外交部正式確認習近平即將兩年來首次出國的訪問行程,將會在9月14日至16日出席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22次會議,並應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邀請對兩國進行國事訪問。

疫情以來從未出國訪問的習近平為什麼會在中共二十大前一個月外訪?

全球疫情形勢發生變化了嗎?並沒有。疫情何時結束並沒有統一共識。年初Omicron毒株引發一波疫情高峰後,全球疫情一度呈下降趨勢,但是伴隨着Omicron毒株的持續變異,Omicron的亞型BA.5毒株在全球疫情中佔據主導地位,形勢又有反彈。從中國此起彼伏的國際疫情倒灌輸入看,情況並不樂觀。是什麼讓習近平的選擇超越疫情?

此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比以往更加重要嗎?有分析認為此次上合領導人峰會重要的議程是批准伊朗加入。這是繼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後,一重磅中東國家的加入,將拉開沙特、卡塔爾等中東國家加入上合的序幕。作為上合的核心國家,中國的領導人不參加會議不妥。這樣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過去兩年多,習近平從未出國現場參加上合、金磚、G20等重要的多邊會議。過去的哪一次會議不重要呢?重要性似乎並不能完全解釋這一疑問。

2018年6月8日,伊朗時任總統魯哈尼抵達青島出席上合峰會。(VCG)

在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的形勢下,習近平的訪問背後是疫情常態化之下的中國外交新常態。這與其說是對坊間指責中國閉關鎖國的回擊,不如說是已經到了開啟對外交往新模式的時間。

新冠疫情兩年多來,從數據看,中國同國際社會的人財物交往方面,唯一受到重大影響的是人員交往。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成為當年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9.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1.4%。2020年中國吸收外資逆勢增長6.2%,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2021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493.6億元,按年增長14.9%,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同國際社會的資金和物資交往並沒有中斷反而有所提升。

2020年全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為2033.4萬人次,按年減少86.9%。2021年,出境旅遊人數與2019年相比按年僅為恢復17%。由於出入境的隔離政策以及航班減少等因素影響,人員往來受到的非常大的影響。

2021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左下)與其他領導人在羅馬會議中心拍攝G20峰會全家福。而當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並未現場參會。(AP)

如果沒有人與人的充分交往,對外開放就不能稱之為完全的對外開放。當其他國家逐步放寬防控並恢復國際交往時,中國人的缺席將會成為十分顯眼的存在。中國是否會錯過國際交往的一些重要時機?儘管中國沒有閉關鎖國的主觀意願,但是同國際社會人員交往的減少會造成一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被動被孤立。

疫情尚不知何時結束,疫情常態化下的對外開放如何進行?這是中國必須思考的重要命題。習近平的首次出國訪問,是中國應對新挑戰的積極之舉。相信通過領導人的訪問能夠更加快捷捕捉國際社會新動向。也能夠更快探索出一條增加國際人員交往的新路。

歸根結底,中國是國際大家庭當中的中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不可能缺席國際社會的重大發展。

疫情兩年多來,各國的政策都在發生變化,都在積極尋求應對之道,中國的應變速度並不算慢。2020年初武漢疫情時,中國果斷採取封城措施,迅速扭轉擴大化態勢。當疫情全球蔓延後,中國構建了防輸入的屏障與防線,中國人的死亡率感染率都非常低,是值得驕傲的防疫成績。疫情防控進入第三年後,如何因應新形勢的變化做出最佳選擇才是關鍵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