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歐盟與獨立公投:英女王見證了三個「衰落」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英國時間2022年9月8日,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Elizabeth II,又譯作伊莉莎白二世)逝世,享年96歲,其子查理斯則於同日登基為英王,是為「查理斯三世」(Charles III)

自1952年登基以來,伊利沙伯二世的統治長達70年,是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期間除因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車禍逝世、安德魯王子(Prince Andrew)爆出性交易醜聞、哈里王子(Prince Harry)與梅根王妃(Meghan Markle)出走致其聲量一度受損外,女王大體維持了「操守端正」、「盡責奉公」的良好形象。

故長年以來,英國共和主義者高呼廢除君主制時,女王個人鮮少成為被攻擊對象,而是享有某種特殊的輿論「豁免權」;其與凱特王妃(Catherine, Duchess of Cambridge)的衣着裝扮更是英國王室的軟實力核心之一,受到全球時尚媒體的鎂光燈追逐,既增進王室正面形象,也推銷英國衣飾品牌。

然放眼國際政治現實,伊利沙伯二世所經歷的時代起落,並不如個人光環般美好。在位70年,女王見證了三個「衰落」,並對此變局無能為力。

大批英國的士在雨中齊聚在白金漢宮外,整齊列隊向英女王致敬。(Getty Images)

殖民霸權的衰落

首先,是大航海時代以降,英國憑藉帝國主義船堅炮利,由屍山血海鎔鑄而出的殖民剝削體系,在伊利沙伯二世任內迎來終局。

在伊利沙伯已明確成為王位繼承者之後,1947年8月15日,在經歷長達40年的反殖鬥爭後,印度宣佈獨立,英國失去了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1948年緬甸與斯里蘭卡獨立,且選擇不加入大英國協;1948年英國結束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以色列建國。上述地區或多或少留下了英國的「殖民遺產」,包括印巴緊張、緬甸的緬族與少數民族武裝鬥爭、阿拉伯人與猶太人間的血腥暴力;而與此同時,大英帝國亦在隨後的亞非拉去殖化浪潮席捲下,逐步分崩離析。

1952年伊利沙伯二世登基後,其首先迎來非洲殖民地的獨立潮,包括迦納(1957年)、尼日利亞(1960年)、塞拉利昂(1961年)、烏干達(1961年)、肯尼亞和桑給巴爾(1963年)、岡比亞(1965年)、博茨瓦納和萊索托(1966年)、斯威士蘭(1968年)等地相繼獨立。

接着便是加勒比海地區。1958年英國為遏制獨立浪潮,將其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整合成「西印度群島聯邦」,但因聯邦內部鬥爭過於激烈,其最終於1962年解散,當中大部分地區皆在往後20年裡脱離英國獨立,僅剩部分小島仍是英國的海外領地。

中東的海灣獨立潮亦十分迅猛。1961年科威特宣佈自英國獨立,此後阿曼(1962年)、南也門(1967年)、卡塔爾(1971年)、巴林(1971年)、阿聯酋(1971年)亦紛紛跟進。事實上,1956年的蘇彝士運河危機中,英法兩軍在美蘇威懾下被迫自埃及撤軍時,便已昭示兩國在亞非地區的霸權衰頹,美蘇對峙的主旋律即將取而代之。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正式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結束了超過150年的被殖民歲月。對此王儲查理斯(Prince Charles)曾經表示,香港主權移交標誌着大英帝國的徹底終結。

當今世界,大國政治宰制小國命運的現象仍在發生,但英國已難在其中扮演角色。從非洲到亞洲,從迦納到香港,伊利沙伯二世見證了「日不落國」的衰落,並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裡,目睹了「東昇西降」的世紀新變局,卻已無緣見證其改變世界。

2022年2月5日,英女王單手拿起一把刀,準備切蛋糕,以揭開慶祝登基70周年活動的序幕。(Getty Images)

歐洲一體化的衰落

第二,伊利沙伯二世見證了二戰以降,「歐洲一體化」浪潮的衰落。

在女王登基的1952年,法國、西德、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6國組成了歐洲煤鋼共同體,並在1965年通過合併條約,將歐洲煤鋼共同體與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合併。此一組織以經貿互惠為基礎,逐步過渡到司法互助、政策協作、共同安全等合作場域,實現了歐洲的高度互融,並在1985年通過《神根公約》(又譯作申根公約),取消簽約成員國間的邊界檢查,又於1993年通過《馬城條約》,正式轉變為今日的歐盟。

由歷史視角觀之,歐洲一體化的出現,彰顯了歐陸經歷兩次世界大戰摧殘後,希望創建機制防範戰火再起,同時鞏固歐洲和平、促進經貿往來的共榮嚮往;而由權力視角觀之,法德雖皆主張維持和平,卻亦不願放棄地緣鬥爭的機會,故歐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兩國暗自爭奪歐陸主導權的博弈場,法國欲借新成員的加入捆綁德國,阻止德國再崛起,德國則欲借在歐盟內部發揮領導力,鞏固自己的大國威望與地位。兩股脈絡交織作用下,歐盟推動了幾輪擴員,英國便是在此浪潮下,於1973年與愛爾蘭、丹麥一同加入。

然而2009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歐洲多國公債先後被降低評級,歐元區的穩定更是引發世界懷疑;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大量阿拉伯穆斯林難林湧入歐洲,引發社會與經濟危機,部分右翼傳媒與政治精英開始批評歐盟的難民政策,稱人道主義及開放邊界將導致伊斯蘭恐怖主義滲入,嚴重威脅各國國家安全。

在此脈絡下,疑歐主義漸起,「歐洲一體化」不再是各成員國共識,位處歐陸之外的英國更是興起了「脱歐」聲量。此一話題又受保守黨權鬥影響,最後於2016年公投後弄假成真,由此開始了漫長的脱歐政治泥淖,歷經卡梅倫(David Cameron)、文翠珊(Theresa May)、約翰遜(Boris Johnson)3任首相,才於2020年1月9日由英國下議院表決通過脱歐協議法令,伊利沙伯二世則於1月23日批准脱歐協議。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脱離歐盟。

如今的歐盟雖未再有成員國退出,但難民危機引發的社會撕裂暫難回覆,俄烏戰爭又導致東歐區域漸受美國戰略裹脅,過往由德法共同協調歐盟的秩序不復存在。從入歐到脱歐,從二戰結束到俄烏戰爭爆發,伊利沙伯二世見證了「歐洲一體化」浪潮的衰落,也目睹民粹政治在歐洲的廣泛崛起。

2019年8月,英國首相約翰遜為求如期脫歐,請求英女王宣布提早結束該屆國會會期,此舉引來部分民眾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的質疑。(Getty Images)

聯合王國統一的衰落

最後,伊利沙伯二世見證了英倫三島的統一性衰落,曾經偃旗息鼓的蘇格蘭、北愛爾蘭分離運動,在其生命之末捲土重來。

蘇格蘭政治運動起於19世紀,最初僅是要求在英國統治下,享有較高的自治權。伊利沙伯二世上任後,蘇格蘭開始了「權力下放」要求,並於1979年、1997年兩度舉行權力下放公投,下放的蘇格蘭議會乃於1999年7月1日正式成立。2007年,支持蘇格蘭獨立的民族黨首次成為下放議會的執政黨,並在2011年蘇格蘭議會選舉中獲得絕對多數席位。2014年在民族黨主導下,蘇格蘭舉行了獨立公投,投票率高達85%,但仍以44.7%贊成、55.3%反對的結果鎩羽。

愛爾蘭問題則源於1916年的起義,英國雖於1922年承認愛爾蘭獨立,但以英國後裔和新教徒為主的北部6郡集體拒絕,最終其留在英國版圖成為「北愛爾蘭」。然而北愛爾蘭亦存在反對留英的勢力,其與內戰時的愛爾蘭老兵合流,走向武裝鬥爭,成了全球知名的愛爾蘭共和軍(IRA)。然在英國大力鎮壓與招撫下,愛爾蘭共和軍於2005年宣佈放棄武裝路線,部分人加入了新芬黨,繼續在體制內鬥爭。

簡言之,通過向蘇格蘭開放市場、對北愛爾蘭鎮撫齊下,英國維持了國家的統一。然而脱歐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市場與經濟規模的萎縮,導致一度沉寂的分離主義再起。

在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人們到當地一幅繪畫女王的壁畫獻花致意。(Getty Images)

在蘇格蘭一側,開始有輿論提議就獨立問題進行第二次公投。2022年6月,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Nicola Sturgeon)表示,預計在2023年10月舉行蘇格蘭公投,但因其與英國政府並未取得共識,故施雅晴強調公投結果僅具「諮詢性質」,蘇格蘭獨立與否仍要由英國國會就公投結果立法而定。但可想而知,此一提案已然引發憲政紛爭。

而在北愛爾蘭一側,由於脱歐引發北愛爾蘭、愛爾蘭之間的市場邊界去留問題,英國雖於2020年12月與歐盟簽訂《北愛爾蘭議定書》,承諾歐盟產品將能自由進入愛爾蘭、北愛爾蘭,英國產品進入北愛爾蘭則等於進入歐盟,須接受海關與邊境檢查,卻又於2022年6月提議單方面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部分內容,引發北愛爾蘭分離勢力質疑英國已違反《貝爾法斯特協定》;再加上主張愛爾蘭統一的新芬黨又於2022年5月贏得大選,成為當地議會最大黨,北愛爾蘭政壇遂開始了「離英公投」呼聲,要求完成「愛爾蘭統一大業」。

但平心而論,不論是蘇格蘭或北愛爾蘭,其要公投分離成功都有一定門檻,蘇格蘭若堅持舉行「合法合憲公投」,則法律戰等過程必定曠日廢時,若其無法與英國政府協商成功,便只能舉行相對無關痛癢的「諮詢性」公投,或是待至多年法律戰結果出爐後,再真正放手舉行;北愛爾蘭則更多是將分離公投當作要價籌碼,為的是讓英國政府妥協,放棄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

然即便如此,未來的英國政壇也將因這兩地的分離呼聲而永無寧日。曾經,脱歐議題綁架了英國政治多年;往後,這一角色恐由蘇格蘭、北愛爾蘭問題接手。從大英帝國到英倫三島,從世界強國到分離公投呼聲漸起,伊利沙伯二世經歷了愛爾蘭共和軍放下武裝,卻又在晚年見證了英國的統一性衰落。

到頭來,如今的英國國運終究不是女王的珠寶華衣,風華絕代、耀眼奪目;反而更像1952年女王登基後的倫敦,正逐漸被霧霾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