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慧思終成英國史上「最短命首相」 「志大才疏」下一句是什麼?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10月20日一覺醒來政壇已是風聲鶴唳,無數黨友在各種公開渠道呼籲下台,最終在見過後座議員代表之後,知道大勢已去,宣布辭職下台,在任總共只得45天,完勝1782年上任三個多月後死於流感的羅金漢爵士(Lord Rockingham),成為了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

過去幾天在網絡上留意着卓慧思與一顆生菜「鬥長命」的直播影片的人們,最終也得到可讓大家嘻笑一番的結局。

卓慧思可說是英國政壇上的一大奇葩。首先,她絕對是政壇的生還者,從卡梅倫(David Cameron)、文翠珊(Theresa May)到約翰遜(Boris Johnson)三任政治主張、風格、立場極為不同的三任首相之下,她也一直能留在內閣之中,歷管環境、司法、財政、國際貿易與外交。

然而,2014年至2022年的長年內閣生涯之中,卓慧思毫無突出表現,可謂是平庸之中的平庸,只有緊抱小政府、自由經濟的意識形態信念。唯一讓人留印比較深刻的,大概是她去年坐在坦克上扮演戴卓爾夫人的擺拍、在俄烏衝突之中的強硬言論,又或者是向伊朗支付欠款而換回得被當作「人質」的伊朗裔英國記者回國(此為約翰遜任外相時未能達成之事)。

與談笑風生的約翰遜不同,卓慧思並沒有公開場合的政治魅力。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她在鏡頭之外較有溝通能力,但對於一個政客而言,這可算是不合格。在保守黨黨魁競逐決選之中,她的對手、前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公開表現遠較卓慧思為佳,只不過十數萬基層保守黨黨員大多認為辛偉誠「背叛」約翰遜,才讓卓慧思有了上位的機會,而她的最後得票也遠比外界預期為低。

在進入決選之前的黨內下議院議員投票中,卓慧思首輪得票只得50,到最後的第五輪也只得113票,落後於辛偉誠的137票,明顯沒有黨內政客的普遍支持。雖然她最終打着(誤解了的)戴卓爾主義、高舉「減稅振興經濟」,在草根黨員投票中反敗主張「先抗通脹後減稅」的辛偉誠,但很明顯,卓慧思在黨內大概只能算是少數派,而英國首相要能有效執政,就必須得到國會多數議員支持,也即是全個保守黨的支持。

豈料卓慧思的內閣人選盡是卓慧思自己的人馬,幾乎完全排除了約翰遜的舊部和辛偉誠的支持者,以為自己走進了唐寧街10號即能號令天下。

隨後,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去世,英國生出了團結的氣氛,而卓慧思才剛上任,人們也暫時保持住觀望的態度。

卓慧思宣布辭職後,英國政壇傳言約翰遜有志回朝。(AP)

然而,卓慧思上台後的兩大政策宣示,只能是錯上加錯去形容。其一,面對英國能源價格高企,卓慧思提出的方法卻是毫無貧富區分、毫無節省能源誘因的能源補貼,預計花費上百億英鎊,卻沒有提出任何填補預算缺口的方案。

其二,由卓慧思親信、原財相關浩霆(Kwasi Kwarteng)提出毫無開源節流的減稅方案,更直接着益富人,毫無有利於振興經濟和產業的針對性措施。此減稅方案提出後,英鎊對美元匯價創下了歷史新低,人們拋售英國國債更導致債息急升、普通人的房貸利息急漲,迫使正在斬釘截鐵收緊銀根抗通脹的英倫銀行不得不插手救市。此舉不只引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多次公開批評,連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也不理外交情面出言警告。

卓慧思胡亂減稅的教訓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胡亂減稅派錢的政策只能在擁有美元優勢的美國可行。

拖延數周之後,關浩霆終於下台,卓慧思收回部分減稅政策,任命留歐派、辛偉誠支持者、前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主理財政。後者剛上任,卓慧思的能源補貼和減稅政策被縮減得體無完膚。侯俊偉更一舉打爛卓慧思的「減稅」招牌,聲言將會推出加稅和節省政府開支的預算。此刻,大家都知道卓慧思已變成了名義上的首相,而實際掌權的是侯俊偉。

工黨領袖施紀賢(Keir Starmer)。英國在野各黨在卓慧思下台後都要求提前大選。(AP)

到了請辭的前一天,在國會下議院的首相問答之中,卓慧思竟然還要堅持留任,聲稱自己不是個半途而廢的人(quitter),而是會戰鬥到底的人(fighter)。這句話說出句不足24小時之後,言猶在耳,卓慧思已宣布辭職。

從卓慧思爭取成為保守黨黨魁兼首相的那一刻起,有觀察者就以「沒有理念、空有大志」去形容卓慧思。今天回來再看,這句話後一段是說對了。從卓慧思的木納談吐、用人到政策推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只懂空談英國偉大未來的平庸之輩,不只沒有政治家的品質,更連政客和管理者應有的才幹也欠奉。可算是志大而才疏。

「志大才疏」的下一句是什麼?也許是「不自量力」。心理學上,有所謂「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指的是一種有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所有的虛假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出色、優越。卓慧思也許是這個效應的一個完美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