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料奪烏東龐大鹽礦地下城 對戰爭有何影響?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經連月苦戰之後,由「普京廚子」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領導的「華格納」僱傭兵團(Wagner Group)1月10日晚宣布奪得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Donetsk)前線的小鎮索列達爾(Soledar),很可能由此奪得索列達爾鹽礦地下城的控制權。此地下城深入地底可高達數百米,各種地下空間的總長度達200公里,一些地下房間樓底高達30米,對地下行軍和收藏人員、軍們、物資甚為有利。

索列達爾的爭奪,是過去半年俄軍攻打前線城市巴赫穆特(Bakhmut)行動的一部分。索列達爾位於巴赫穆特東北不足10公里,屬其轄區之內,奪得此鎮可讓俄軍嘗試構建針對巴赫穆特的包圍網。

巴赫穆特目前是俄軍唯一的推進點,過去幾個月激戰連連,雙方死傷慘重。在新年之交的一段「華格納」影片之中,普里戈津就曾視察前線一處放滿軍人屍體的臨時停屍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上月訪問美國的前一天也特意到巴赫穆特前線視察,並把由有當地士兵簽名的一面烏克蘭國旗送交美國國會,象徵烏克蘭人的抵抗精神。

在另一段影片中,普里戈津也公開承認攻打巴赫穆特的困難。「人們都想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攻下巴赫穆特。」「在巴赫穆特,每一間屋都像一座堡壘一般,我們有時候為爭奪一間屋就要打超過一天,有時候更要打幾個星期,而在這間屋之後,依然有另一道防線。不只一道。巴赫穆特有多少道這樣的防線?五百道也許不能算是誇張。」

[下圖:普里戈津與「華格納」軍人聲稱是在索列達爾地下鹽礦內拍攝的照片,用以顯示其已奪得該鎮控制權。]

外界對於俄軍為何如此努力爭奪巴赫穆特過去幾個月來也大惑不解。巴赫穆特固然是烏克蘭的主要防線,然而在俄羅斯9月撤出哈爾科夫(Kharkiv),喪失了北路攻勢之後,就算俄軍奪得了巴赫穆特,烏克蘭在頓涅茨克還有斯拉夫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Slovyansk- Kramatorsk)姊姊城這個重大防守堡壘,對於攻下整個頓涅茨克只能算是寸步之進。這值得每日數十、上百的軍士折損嗎?何不另覓更有效益的行軍策略?

對此,各方一直有多種解讀。普里戈津曾言巴赫穆特是一個「絞肉機」,其意思似乎是要藉此消耗烏克蘭兵員。但從上述停屍間片段所展現出的訊息來看,這個絞肉機卻是沒有「國籍歧視」的——美方消息就指,單在11月底至12月初,「華格納」在此就有近一千名士兵死亡。

巴赫穆特之後,還有斯拉夫揚斯克-克拉馬托爾斯克的姊妹城防線。(Google Map截圖)

另一種頗為流行的說法,則是巴赫穆特已變成普里戈津向普京證明其軍事價值的工具。普里戈津自2014年成立「華格納」軍團之後,一直處於地下活動的隱密狀態,到本年9月俄軍失利連連之後才開始公開行動,甚至同樣擁有可觀軍力的車臣領袖卡德羅夫(Ramzan Kadyrov)聯手向國防部系統展開言殊筆伐。在俄軍連月失利之後,如果由普里戈津主理的「華格納」能助俄國奪下巴赫穆特,這將大大增加普里戈津在俄國建制之中的地位。

美國官員日前亦提出了另一種說法,就是普里戈津對於巴赫穆特一帶的鹽礦和石膏礦資源有金錢利益上的興趣——的而且確,直至去年5月因戰爭而停運為止,索列達爾是中、東歐最大的產鹽重地。

不過,普里戈津就否認了這種說法。他最近就以一連串歷史戰役為例,指巴赫穆特是俄烏兩軍必須消滅對方的地點,又稱巴赫穆特周邊的鹽礦地道將是「錦上添花」一般的收獲。他聲言地道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已用作儲藏武器,並以「各個地下城市的網絡」去形容鹽礦,指人員、坦克和步兵戰車也可以在地底80至100米之下行走。對他而言,巴赫穆特是一個「重要物流中心」。

可作地下行軍之用的鹽礦地道。(English Russia)

的確,地下鹽礦對於當地的軍事部署有一定價值,地道內溫室恆常處於攝氏14、15度的水平,可作士兵逃避嚴寒之用,而且地道內有大型空間,甚至曾用作有數百觀眾在席的交響樂表演,也可作地下行軍之用。但是,這種軍事價值,最多只能是地區性的。而由於巴赫穆特本身對於俄烏戰爭整體態勢,甚至是頓涅茨克戰事的走向其實影響有限,「華格納」奪得索列達爾的實際影響其實非常有限。

此刻,烏克蘭尚未確認失去索列達爾,但澤連斯基10日的例行講話就提到索列達爾全鎮被毀,烏克蘭軍隊的堅毅已贏得「更多的時間和力量」,似乎已間接承認失敗。

根據各方分析,雖然俄方依然想藉索列達爾而向巴赫穆特作出包圍,但從普里戈津也承認的緩慢推進來看,要攻下防守嚴密的巴赫穆特尚有一段甚長的時間距離。

另一邊廂,烏克蘭方面卻愈來愈有準備地面反攻之勢。繼上周法、德、美三國接連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功用跟坦克差不多的步兵戰車(IFV)後,法國和波蘭方面都在向媒體發言,表明正在施壓德國當局容許向烏克蘭輸出作為北約標準配備的豹型坦克(Leopard)。而英國在10日也確認了正在考慮向烏克蘭提供英製的另一北約標配坦克「挑戰者2」(Challenger 2)。

烏克蘭要求良久而未得的德製豹型坦克。(Wikimedia Commons)

向來對俄強更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同一天也突然訪問哈爾科夫,表示德國將會「進一步輸送武器」,這個動作很可能是貝爾伯克故意針對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的公開高調施壓。

1月20日,有超過50個國家參與的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將再次開會討論援烏大計,而22日德法所有政府要員也將舉行早前被推遲的兩國峰會。這些時間點有可能是德國轉軚決定向烏克蘭輸出有利地面反攻的坦克的時機。

索列達爾之失,固然是烏克蘭戰場上的失敗,但踏入新的一年之後,這場戰爭的整體形勢似乎正逐漸往對烏有利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