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中美? 中國新總理李強的外交空間有多大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國新任總理李強3月13日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由於是任內首場記者會因此備受矚目。據悉,李強回答了十個記者的提問,問題涉及經濟、民生、香港、澳門、台灣、中美關係等方方面面。不過和以往相比,李強回答的問題類型中,涉外領域並不是特別多。

李強的前任李克強從2013年到2022年十次出席總理記者會,歷次記者會回答的問題涉外領域非常廣泛,比如2013年,李克強記者會回答的問題涉及中美中俄關系。2014年總理記者會問題涉及中美關係、周邊外交、中歐關係。

2015年總理記者會問題涉及中日關係、中緬關係。2016年總理記者會問題包含中美關係、美國重返亞太、中日韓領導人峰會等。2017年總理記者會問題涉及中日、中俄、中歐、中美、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

3月13日,總理李強首次見中外記者,副總理張國清、丁薛祥、何立峰和劉國中一同出席。(Reuters)

2018年總理記者會的問題涉及朝鮮半島局勢、中美貿易戰、中俄經貿、中日領導人互訪。2019年總理記者會的問題涉及朝鮮發射火箭、中美貿易協議、中歐關係、中俄關係、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2020年總理記者會的問題涉及中美新冷戰和中美脱鈎以及中日韓自貿區。2021年總理記者會的問題涉及中國疫情透明度、中國經濟總量超美國、中美關係政治關係等。2022年總理記者會涉及俄烏衝突、中歐關係、中美關係。

和以往相比,此次李強記者會的十個記者提問中,涉外提問只有中美關係。

且在回答中美相關提問時,李強提到「有關中美關係的具體問題,秦剛外長在前幾天的記者會上已經作了闡述,我不再多作重複。當前重要的是,把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去年11月份會晤時達成的一系列重要共識,轉化為實際政策和具體行動。」

眾所周知,根據參加總理記者會的提問慣例,相關記者需要提前將提問申請以及相關問題方向上報相關部門。總理回答幾個問題,回答什麼類型的提問,事實上並非完全是現場隨機。

李強接替李克強擔任中國新一任總理。圖為李強與李克強握手致意。(影片截圖)

過去十年總理記者會上大都會涉及當年的熱點話題,今年國際社會的熱點並非只有中美關係,俄烏衝突等都是各方關注的焦點。李強記者會回答的問題中涉及外事的提問並不多,是此次記者會和以往相比的一個鮮明的不同點。

除了極個別情況下專門接受外國媒體的專訪,中國國家主席一般很少在國內公開接受各國記者的輪番提問。通常情況下,中國回答各國記者提問的大多是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主管外交工作的高官比如外長、國務委員、中央外班主任等。總理是各國記者每年能夠公開就內政外交問題直接提問的最高級別領導人。因此總理記者會也被視為各國媒體記者直接觀察內政外交的一扇窗。

雖然中國國家主席全盤主導中國外交,但是總理也有處理相關外事活動的職責。不少國際會議比如中俄總理定期會晤、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中歐領導人會晤、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等以往是大都是由總理出席。在此次記者會上較少談到外交的李強未來在出訪活動中的表現如何,在不少國際問題上的表態和立場是什麼,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