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如何管理中俄關係? 關鍵在於影響普京的預期和行事邏輯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時間3月22日上午一早乘坐專機離開俄羅斯,結束了為期三天的訪問。此訪雖說是三天,實際上20日中午抵達之後,20日下午習近平同普京(Vladimir Putin)進行了長達四個半小時的一對一會晤,21日上午和下午雙方進行了國家層面的大小範圍會談和相關聲明的簽署。有效訪問時間是一天半。

在政治上,雙方並沒有達成突破性的重磅共識,合作計劃中除了就未來七年的合作有一個大致規劃其他沒有特別亮眼的安排。普京所說的已就「西伯利亞力量二號」管線達成所有協議,準備增加對中國輸出天然氣。據悉中方新聞稿中習近平並未做出增購天然氣的承諾,也未提及這一項目。在斡旋衝突構建和平上,除了俄羅斯支持中方勸和促談,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進展。

習近平訪俄: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招待會。(Reuters)

在筆者看來,習近平此次訪問很重要的一項任務是以既尊重有委婉的形式告訴普京中俄哪些是可以合作的,哪些是不可以合作的。中俄並不總是在所有問題上利益一致。在俄烏衝突上,中俄是有細微不同看法的。

友誼之旅的姿態是一劑定心丸和安慰劑。油氣合作是及時雨,而和平主張則是封堵了俄羅斯向中國進一步伸手的大門。通過首訪這種對俄羅斯的重視也是要來平衡俄烏等問題上俄羅斯的訴求。

儘管雙方多次強調中俄關系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但俄羅斯是否真願意事事尊重這一原則還是未知。俄羅斯在俄烏衝突中尋求中國的支持是毫無疑問的。中國大聲疾呼和平,高調推出立場文件,是中國不會支持戰爭的最好宣示。

習近平與普京:圖為2023年3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克里姆林宮一同祝酒。(Reuters)

中國的和平主張和呼聲可能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最起碼可以讓俄羅斯暫時放下尋求中國支持的幻想。無禁區上不封頂的關係,是一種友好宣示。具體到俄烏衝突中,中國可以接受多少,願意為俄羅斯做多少,都需要摸索。習近平此訪透過俄烏衝突會逐步摸清楚彼此真正的上限和禁區。

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另外一個重磅任務是向俄羅斯進一步解釋中國對國際秩序的看法。

中俄在國際秩序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習近平拋出的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主張,代表中國有着全套構想。而俄羅斯對國際政治新秩序的主張是什麼?從俄羅斯的所作所為看,其本質是一個小版本小體量的美國。擴張、霸道、劃分勢力範圍的本性從未改變。普京之所以被稱為沙皇在世,不只是其政治抱負大國雄心堪比沙皇,其印在骨子裏的行事作風本就是沙皇。

習近平訪俄:圖為2023年3月21日,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的酒會結束後,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同離場。(Reuters)

中俄之間有共同的改變國際秩序的願景,已經不需要統一思想。下一步要做的是儘可能協調實現目標的道路和方法。對於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中國的構想是更為全面的也已經成熟。對於習近平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大國的認同理解,首先是俄羅斯的認同,是中國主張能夠立得住的關鍵。

從兩國的聯合聲明看,俄羅斯已經全盤接受中國主張,但實際上聲明和現實是兩回事。2013年中俄聯合聲明曾指出雙方主張和平而非訴諸武力解決問題,但是克里米亞入俄以及俄烏衝突還是發生了。此番俄羅斯願意給中國面子,公開支持中國主張。但是俄羅斯為實現本國利益自有一套路徑。

中俄已經確立高水平的戰略協作關係,習近平此訪一是管理俄羅斯在俄烏衝突上對中國的預期,二是管理兩國關係,讓俄羅斯儘可能沿着中國期待的道路達到兩國改變國際秩序的目的。後面這項任務將是常態化的。習近平和普京四個半小時一對一的會談,正說明,兩國在商討交流重大事項,是兩國關係的進行時,而不是每次訪問都是重大結果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