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平峰會|中國首次參與 烏克蘭在談判桌上為何獨具優勢?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8月5至6日在沙特吉達(Jeddah)舉行的烏克蘭和平會議一如預期在沒有任何具體成果之下結束。烏克蘭稱會議具成效,沙特稱包括中國在內的與會40多個國家同意繼續為和平進行磋商的重要,歐洲官員則指與會者計劃成立工作小組去處理俄烏戰爭引起的具體問題。

在這場「沒有俄羅斯參與」的和平會議中,烏克蘭可算是展露出了其在談判桌上的「天然優勢」。這是俄羅斯無論如何都難以企及的。

首先是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的參與。在俄方官員批評和平不能欠缺俄羅斯、這場會議是西方動員「全球南方」國家的徒勞無功嘗試之際,李輝的參與卻展示出中國在俄羅斯缺席的框架中討論俄烏和平問題的意願。

相較於6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同類會議,這次峰會由正積極扭轉自身國際形象的沙特舉行,中國難以不給面子出席。同時,相較於哥本哈根會議只有寥寥幾國出席,吉達的會議卻有超過40個國家參與,中國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也實在不得不參加。

在8月6日的會議場合上,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和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分別坐在東道主沙特代表的兩旁,可見兩國的重要性。(Reuters)

從哥本哈根到吉達,兩次會議的走向顯示出烏克蘭已經成功在國際社會上營造出一種形勢,那就是俄烏停戰的具體條件並不是西方、烏克蘭跟俄羅斯才有責任處理之事,而是需要全球「不涉事」的第三方國家參與。於是,烏克蘭和平會議的性質就從開戰之初人們預想中的「俄、烏坐下來談條件」變成了「全球各國坐下來談俄烏戰爭結束的條件」——這當然不必有俄、烏雙方一同參與。

在這樣的國際政治風氣之下,任何稍具國際影響力的國家也很難再缺席會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就表明他希望類似的會議最終可能在本年秋季推動出一個有全球領袖參與的和平峰會,並對其在去年提出的「十點和平方案」提供支持。

有歐盟官員亦表示,中國主動地參與了吉達的會議,並對在此級別的第三場會議持有正面態度。

目前,烏克蘭的多線地面反攻幾乎全面陷入膠着,只能以不對稱的手段以無人機或無人船隻對俄羅斯的目標發動難以改變戰場形勢的零星遠程攻擊(包括近來對莫斯科大樓的無人機攻擊,以至過去數天對俄羅斯黑海軍艦和運油輪的無人船攻擊)。顯而易見,烏克蘭在戰場上依然處於相對劣勢。相較之下,烏克蘭在談判桌上的「反攻」則更有可能會為其帶來有利的成果。

[以下:烏克蘭無人船隻攻擊俄羅斯運油輪「Sig」的船上片段]

烏克蘭加推的「十點和平方案」仔細看起來是任何參與討論俄烏和平條件的國家都難以不接受的,其方案十點如下:(一)核安全、(二)食物安全、(三)能源安全、(四)釋放所有戰俘和被撤離的人、(五)落實聯合國憲章並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六)俄羅斯撤軍並中止戰鬥、(七)謀求正義和追究戰爭罪行、(八)防止戰爭對環境的損害、(九)防止戰爭再次發生,以及(十)確保戰爭真的結束。

如果我們以被外界視為俄羅斯「上不封頂」友好國家的中國提出的「十二點立場」來作對照,就可以看到其實任何國家提出的和平條件大概也跟澤連斯基提出的差不多。中方的「尊重各國主權」、「保護平民和戰俘」幾乎一對一對應(五)和(四)。中方的「解決人道危機」、「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則對應澤連斯基的前三點。中方的「推動戰後重建」則是澤連斯基(八)的延伸。中方「停火止戰」和「啟動和談」在目標上等同於澤連斯基的(九)和(十)。

雙方立場沒有對應到的就只有澤連斯基的(六)俄羅斯撤軍並中止戰鬥、(七)謀求正義和追究戰爭罪行,以及中方的「摒棄冷戰思維」、「停止單邊制裁」。

在這些表面上的分歧之中,唯一的實際差別只在「俄羅斯撤軍並中止戰鬥」要在何時發生。烏克蘭方面當然希望這是和談的前提,俄方則期望這次和談的可能結果,因此可讓俄方進一步鞏固其實控烏克蘭近五分之一領土的既定現實。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2023年6月2日在北京見記者。(Reuters)

諸如「追究戰爭罪行」的要求,對烏克蘭而言,只是不得不提的「錦上添花」。如果其他所有條件都滿足了,烏克蘭絕不可能因為未能把普京(Vladimir Putin)又或者其他俄羅斯軍官送到海牙受審而拒絕接受和議.

而中方的「摒棄冷戰思維」只是針對西方的政治訴求,沒有太大現實意義。其「停止單邊制裁」也是針對西方的政治意味較重,畢竟「單邊制裁」某程度上是各國慣行之事,並不限於西方,例如此刻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就因為尼日爾(Niger)軍事政變而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直接對其作出停止電力供應、凍結資產、封鎖邊境等「單邊制裁」。

澤連斯基「十點和平方案」與中方「十二點立場」在理念上的高度重疊,其實已反映出烏克蘭在談判桌上的優勢。即使有部份「全球南方」國家心中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反西方」的戰爭、希望俄羅斯能夠擊敗西方,他們在談判之中總不能支持戰爭要在戰場上解決、總不能不顧戰爭帶來的人道和全球性問題、總不能不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換句話說,如果俄烏戰爭的和平條件不只是由俄、烏雙方坐下來談,而是由全球各國設定框架,甚至將此框架施壓加諸兩國之上的話,這套框架必然是對烏克蘭有利的。

8月6日是烏克蘭的空軍日,澤連斯基在未有公開的地點出席相關儀式。(Reuters)

目前,俄方願意接受停戰的「最低要求」似乎是要保留克里米亞,以及戰後正式寫入俄羅斯憲法的烏克蘭四州控制權——《紐約時報》8月6日就再次引述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的言論去說明這一點。但無論俄羅斯最終能否以軍事手段取得這四個州的全境控制權,只要俄烏和平條件是由全球全國商議出來的話,這種控制權也不會得到國際承認。

退一步而言,就算俄羅斯可能會接受「四州公投」的選項,這也不會獲其他國家接受,因為不少世界大國內部也有分離主義的民意。如果這種域外勢力介入推動住民自決的邏輯成立的話,他們也要考慮到烏克蘭的同類處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風險。

綜上所述,此刻在戰場上未見進展的烏克蘭,將外交重點放在「俄烏停戰條件由全球撰寫」的工作上絕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