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無法阻止中國崛起,也不應該嘗試|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作者:陳繁昌,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前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新加坡著名外交家,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春秋高級研究員;Ben Harburg,和玉資本(MSA Capital)管理合夥人

翻譯/觀察者網 郭涵

美國政府無疑已經下定決心要拖延中國的經濟崛起,尤其是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步伐。當然,拜登政府公開否認這是其目標。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4月20日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長並不需要與美國的經濟領導地位不相容。美國依然是全世界最具活力與繁榮的經濟體。我們沒有理由擔心同任何國家之間開展健康的經濟競爭。」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4月27日說:「我國的出口管制將僅限於可能改變兩國軍事實力平衡的小部分科技領域。我們只是在確保美國及盟友的科技不會被用來傷害自身的利益。」

然而,拜登(Joe Biden)政府已經通過實際行動表明,他們所計劃的遠不止這些温和目標。拜登政府並未撤銷特朗普(Donald Trump)自2018年起對中國加徵的關稅,儘管作為大選候選人的拜登曾在2019年7月批評這項政策。他當時說:「特朗普總統也許認為自己對中國表現的很強硬。可這麼做實際上會導致美國的農民、製造商與消費者承受損失、增加開支。」

相反,拜登政府試圖通過禁止出口晶片、半導體相關設備與部分軟件來對中國施壓。他們也說服了荷蘭、日本等盟友加入制裁。今年8月9日,拜登政府簽署了一份行政命令,禁止「涉及敏感技術與半導體、微電子產品、量子訊息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美國對華投資,理由是這些投資「可能會顯著地提升中國的軍事、情報、偵查或網絡賦能的相關能力,並對美國構成嚴重的國家安全風險。」

拜登政府試圖通過禁止對華出口晶片、半導體相關設備與部分軟件,說服荷蘭、日本等盟友加入制裁。圖為位於德國柏林的光刻機巨頭荷蘭ASML製造廠。(VCG)

這一切行動都證實了,美國政府正試圖阻止中國的經濟增長。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美國能否成功實現其計劃——答案是,恐怕不能。幸運的是,美國現在重新調整對華政策方向還不算太遲,新的方向將能夠更好地服務美國民眾以及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利益。

美國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的決定有點類似老生常談的愚蠢舉動:在馬跑空後才關上馬廄。現代中國已經多次證明,其科技進步的步伐是不可阻止的。

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美蘇兩國好幾次採取措施,試圖限制或阻止中國發展一系列關鍵技術,包括核武器、太空計劃、衛星通訊、全球定位系統(GPS)、半導體、超級計算機以及人工智能。美國也試圖打壓中國在5G、商用無人機和電動汽車領域的市場主導地位。

縱觀歷史,任何通過單邊制裁或長臂管轄手段遏制中國科技崛起的努力都失敗了,而在當前的背景下,這些努力會對美國長期維持的地緣政治夥伴關係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1993年,克林頓政府試圖阻止中國獲得衛星技術。今天,中國已經有540顆在軌衛星,並正在推進與「星鏈

中國官方在西沙兩座燈塔上建立北斗衛星基站。(翻攝樞密院十號)

在GPS領域也是同樣的情況。1999年,當美國限制中國訪問其地理空間數據系統後,中國決定建立自己的平行項目——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這可以說是兩國在重要科技領域脱鈎的第一波浪潮。從某些方面來說,今天的北斗比美國的GPS系統更優秀。前者是全世界最大的衛星導航系統,擁有45顆衛星,而GPS只有31顆。北斗能在全球大多數國家的首都提供更多信號,由120個地面站提供支持,因此精確度更高,擁有更先進的信號功能,包括雙向訊息傳遞。

其他國家也曾試圖對中國發動技術封鎖,但均以失敗告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前蘇聯從中國撤走了協助核武器研發的專家。中國在60年代初啟動了自己的「曼哈頓計劃」,並於1964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那一天宣告了前蘇聯相對中國核壟斷地位的終結。

拜登政府採取的許多對華政策,都是在沒有考慮到中國反擊能力的前提下執行的。儘管中國並沒有在美國的技術棧(tech stack)當中實際建立多少完全不可替代的部分,但他們敏鋭地意識到中國提供的原材料(稀土)與市場需求(創造利潤)在維持美國創新生態系統方面的重要性,並且正在將這些因素作為籌碼。在目前以牙還牙的對立態勢中,中國將開始擠壓這兩個價值鏈上的關鍵端口,以回應美國對技術和資本出口的限制。

今年7月,中國宣佈對鎵、鍺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REUTERS)

今年7月,中國對鎵、鍺等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打響了第一槍,意在提醒美國(及配合行動的盟友)中國在稀土與關鍵金屬領域的主導地位。中國在鎂、鉍、鎢、石墨、硅、釩、螢石、碲、銦、銻、重晶石、鋅和錫加工方面幾乎處於壟斷地位。中國也主導了鋰、鈷、鎳和銅等美國當前和未來技術發展必需材料的中游加工,這些材料對於全球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行業至關重要。

雖然美國和其他中立國家能夠獲得其中許多礦產的儲備,但如果有人認為,開採與加工僅僅是按下開關那麼簡單的事情可就大錯特錯了。光是建立必要的採礦與提煉基礎設施就需要至少三到五年的時間,更不用說招募與培訓熟練勞動力,或者得到相關生產活動必須的操作與環境評估許可的時間。這兩項任務甚至可能無法完成,稀土加工是一項涉及劇毒與環境污染的過程,在美國,這樣的工廠很難獲得批准。

如果亞利桑那州因為台積電的晶片工廠招不到合格的本地勞工而犯難,又無法解決美國工會反對引進外來熟練勞工的問題,那麼美國將很難發展堪比中國的材料加工能力。在此過程中,中國能夠就如何獲取其加工的原材料扮演「造王者」的角色,包括很可能限制對美國科技與國防工業巨頭的出口。完全沒有考慮到中國開展反擊的能力意味着,美國並沒有一個深思熟慮、全面的對華政策。

為扼殺中國獲取最先進技術晶片的渠道,美國政府所採取的措施對本國大型晶片製造企業的傷害甚至可能超過對中國的傷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產品消費國。過去10年來,中國從美國公司進口了大量晶片。

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左)與台積電董事局成員邦菲12月6日在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州新廠房視察。(Reuters)

根據美國商會的數據,2019年,中國企業從美國公司進口了價值705億美元的半導體,大約佔這些公司全球銷售額的37%。威訊(Qorvo)、德州儀器與博通(Broadcom)等部分美國公司約有一半的營收來自中國。高通公司(Qualcomm)60%的營收、英特爾(Intel)25%的營收、英偉達(Nvidia)20%的營收均來自中國市場。難怪這三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近期前往華盛頓警告稱,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可能損害美國晶片公司的行業領導地位。美國公司也會因中國的報復行動而受到傷害,比如中國5月份對美光科技(Micron Techonology)公司採取的禁令。中國市場佔美光銷售額的25%以上。

這些對華銷售產生的鉅額利潤被投入到研發環節,從而令美國晶片公司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據美國商會估計,如果美國政府完全禁止向中國出售晶片,將導致美國公司損失830億美元的年收入,並被迫削減12.4萬個工作崗位。美國公司還將不得不砍掉至少120億美元的年度研發預算和13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長期來看,這會令美國公司更難在全球範圍內保持競爭力。

美國的晶片公司痛苦地意識到,美國政府在晶片領域對中國採取的行動將更多損害他們而不是中國的利益。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7月17日發布聲明稱,華盛頓反覆採取「過度寬泛、模糊不清、有時甚至是單方面的限制措施,將可能削弱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擾亂供應鏈、引發嚴重的市場不確定性,並招致中國持續升級的報復行為」。聲明呼籲拜登政府在與半導體行業代表及專家進行更廣泛溝通之前,不要採取進一步的限制措施。

拜登政府推出的《晶片法案》不可能無限期地補貼美國半導體產業,而全世界也沒有堪比中國需求規模的替代市場。其他的晶片生產國遲早會脱離美國的陣營(就像歷史上那樣),向中國出售晶片,美國限制中國的努力也將付諸東流。

此外,通過禁止對華出口晶片及其他核心部件,美國在戰爭還未開打之前就向中國暴露了自己的戰爭計劃。中國被迫在晶片領域建立自給自足的能力,如果沒有美國的制裁,他們本來不會早早開始做這件事。在中興與華為公司遭到美國政府制裁前,中國人對繼續購買美國晶片很滿意,並專注於前端硬件研發。阿斯麥(ASML)公司CEO彼得·温寧克(Peter Wennink)表示,中國在晶片的關鍵應用與需求方面已經處於領先地位。「電信基礎設施、電池技術的推廣都是晶片在關鍵且成熟的中端領域的完美運用,而中國毫無疑問正在這些領域領先。」他寫道。

華為Mate60系列手機使用自研麒麟芯片9000S。(VCG)

美國短視的保護主義政策喚醒了一個沉睡的巨人。美國現在面臨的短期威脅是可能失去推動研發的關鍵收入,正是這樣的研發投入令美企成為創新領導者;而長期威脅則是,中國遲早會建成自主且全面的半導體生態系統。儘管美國對華為實施了嚴厲制裁,華為依然能夠推出搭載了國產5G晶片與操作系統的新款智能手機Mate 60Pro,這說明美國試圖阻止中國技術進步和發展的政策有多麼不明智。

既然美國不太可能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與發展(以及,事實上也不太可能阻止中國崛起成為一個堪比美國的全球大國),更加明智的策略是對華接觸。《伊索寓言》中「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完美體現了這一點。在那個故事裏,再猛烈的北風也未能吹走旅行者的斗篷。相反,是温暖的陽光令旅行者主動脱下了斗篷。

如今的美國決策者普遍認為,長達50年的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失敗。坎貝爾(Kurt Campbell)與拉特納(Ely Ratner)近期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聲稱:「自尼克遜邁出美中重新接觸的第一步至今,將近半個世紀的情況清楚地表明,華盛頓又一次高估了自身塑造中國發展軌跡的能力……相反,中國追求一條自己的道路,並在這個過程中違反了美國的一系列期望。」

如果對華接觸政策的目的是改變中國的內部治理體制,這項政策確實失敗了。然而,如果這真是美方的目標,一個有着250年歷史的共和國(人口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竟然相信能夠按照其偏好來改造一個擁有4000年歷史的文明,無疑是一種非常狂妄的行為。如果美國接觸政策的目標是鼓勵中國崛起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借用美國前副國務卿Robert Zoellick的話說),那麼這項政策很可能已經成功了。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美國公誼服務委員會和四名獨立研究人員所做的一項綜合研究表明,中國的行為受到了各種接觸政策的影響,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改善公共衛生與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方面。

美國國務院前官員、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亞太安全論壇主任董雲裳(Susan Thornton)為這份研究擔任監製。她說:「這項對美中外交歷史的整理顯示,兩國可以通過談判取得成就,並且中國會履行承諾。認為與中國接觸對美國沒有好處的說法是完全不準確的。」確實,(中美關係)過往記錄證明了《伊索寓言》中「北風與太陽」的故事所藴含的智慧:「武力和虛張聲勢無法奏效,温和與善意的勸說才能取得成功。」

一個根本性問題在於,美國的國內政治正強迫其決策者採取更強硬的反華立場,而不是務實的立場。比如,美國的制裁阻礙了中國國防部長訪美以及美中為避免意外軍事衝突所建立防務對話的努力。然而,美國政府卻束手無策,即使事實已經證明,此類制裁無助於有效實現其政策目標,他們依然無法解除制裁。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現在應該對其實現外交政策目標的方式手段進行深刻的重新評估。美國習慣使用的對外製裁既不能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也未能對中國的行為產生任何重要影響,而且絕大多數國家認為配合美國的制裁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除了制裁,美國就沒有其他更有效的辦法了嗎?

2022年5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在解釋拜登政府對華方針的聲明中表示:

我們將滿懷信心地和中國競爭,我們將盡可能地與中國合作,我們將在必要的時候同中國較量。

我們認同這一路線。但相比損害自身利益、鞏固一個地緣政治和經濟競爭對手的地位,美國應該奉行一種更加開明的科技政策。其重點應該放在可持續地支持與拓展美國的創新領導力上,同時以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消除特定的國家安全威脅。

中美科技競爭不應該基於零和博弈的框架,而應該基於可持續、符合兩國與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合作框架。如果沒有中國的參與,大多數西方國家設定的減排目標將無法實現,因為中國擁有太陽能、風能與蓄電池發電領域的許多專利與核心投入。與中國聯合開展的研究計劃、臨牀試驗和數據收集對於攻克癌症等全球健康難題也至關重要。

中美脱鈎後形成各自獨立的科技生態系統不僅會阻礙全人類的技術進步,也會因平行發展和單邊監管導致其他的區域性風險。比如說,在那種情況下,人們會下意識地聯想到兩國對人工智能、核能等「末日科技」的研發投入將出現毫無節制的增長。繼續歡迎中國的科技人才來到美國學習、工作與定居,會同時有利於兩國的科學進步。這些科學家能夠為中美兩國在科技領域的合作搭建橋樑。

美國政府還應該考慮全面重啟由布殊政府發起、奧巴馬政府延續、被特朗普政府終結的兩國間所有高層對話機制。恢復這樣的高層級對話,並建立由兩國頂尖科學家共同參與的高規格科技對話機制,完全可以為美國的長期國家利益帶來更積極的成果。

首先,這種大國之間的合作可以集中在雙方存在長期共同利益的領域(如氣候變化、應對流行病、全球經濟穩定與教育領域)。當雙方建立了基本的信任後,就可以逐步擴大對話與合作。這些舉措都不會削弱美國在世界上的實力和地位。事實上,美國的全球威望和地位很可能會上升,因為全世界其他國家會看到美國正在奉行既符合美國利益又符合全球利益的合理政策。如果美國對中國採取更為明智的策略,它依然將會是全世界最受尊重的國家。

原文於9月19日發布在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原標題:「美國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 (America Can't Stop China's 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