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開打中美關係二進一退 習拜會否登場仍未可知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中國電訊設備供應商華為(Huawei)8月底閃電推出含7納米晶片的手機,碰上當時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不到兩個月時間,美國針對晶片出口中國的加強管制措施如期而至。美國高官還首度證實,正考慮限制中國用戶訪問美國公司提供的雲端運算服務。這預示美中科技戰,下來將擴展到雲端運算領域。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撰文聯合早報副總編輯兼聯合早報網(中國)主編韓詠紅

這是臨近11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與各方期待的中美元首峰會前,兩個大國的短兵相接。雙方都在挑高姿態,力求以強勢地位會面,迫使對方讓步。然而,這樣對立的態勢,又給「習拜會」會不會登場,增加些懸念。

話說美國這一輪半導體出口管制的關鍵詞是: 解放軍以及高階人工智能(AI)。

出身國防部的美國商務部副部長埃斯特韋斯(Alan Estevez)10月21日在東京出席論壇期間對日媒放話稱,雲端運算以及人工智能幾乎無所不在,未來人工智能預計將指揮和管控軍隊後勤和軍用雷達等方面,美國要確保這些科技掌控在手中,考慮限制中國用戶訪問美國公司提供的雲端運算服務。

較早前,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0月17日也宣布,加碼2022年10月對先進計算和半導體製造的出口管制措施。雷蒙多解釋,這是為保護美國科技。從商務部的聲看,美國十分擔憂解放軍會發展出高階人工智能,用來提升決策部署與後勤的速度和準確性,以及應用於電子戰、雷達、訊號檢測與干擾、人臉識別監控等。聲明沒有提到超高音速導彈,但美國擔心解放軍利用人工智能在超音導彈上應用,自不在話下。

在新的限制下,《紐約時報》認為大多數美國高階半導體出口中國之路預計都會被阻斷。

在路透社2023年3月6日拍攝的這一張設計圖片中,顯示NVIDIA標誌的智能手機被放置在電腦主機板上。(Reuters)

比如,新規增加晶片的「性能密度」這項指標。業內分析,美國半導體企業英偉達(Nvidia / NVDA,又譯輝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A800和H800晶片,以及英特爾公司(Intel)的Gaudi 2將首當其衝。這3種晶片計算功能依然強大,但刻意減低數據傳輸速度以繞開美國的出口管制。接下來,這些「降速版」或「弱化版」晶片對中國的出口也將受限。Nvidia股價當天就重挫5%。

連Nvidia前僱員創辦的兩間中國圖形處理晶片(簡稱GPU,一種高端晶片)製造商摩爾線程(Moore Thread)和壁仞(Biren)也被列入黑名單。此外,美國也把澳門列為高階晶片出口的受管制地區。

圖為美國總統拜登2023年10月18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拜登起行前,巴勒斯坦斯坦加沙一所醫院被空襲前沙爆炸,數以百計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慘死,這讓拜登的「挺以之旅」備受各界抨擊。(Reuters)

美中科技戰打得如火如荼,以及近期爆發的以巴衝突,讓大家仿佛忘了這兩個大國原計劃的高層互訪。

根據美國不具名高層此前透露的消息,中共政治局委員兼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計劃10月底訪美,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出席在三藩市舉行的APEC會議並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會晤鋪路。而在王毅訪美之前,據傳習近平的經濟智囊、中國副總理兼「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也有計劃訪問華盛頓。如果成行,何立峰將成為2021年拜登就職以來,訪美的最高級別中國領導人。

但到目前為止,不論是何立峰還是王毅的訪美行程,中美官方都了無正式消息。在美國剛頒布半導體出口管制的當下,目前不是王毅訪美的好時機。而如果王毅沒有在APEC前訪美,為「習拜會」做好協調,就將直接關係到「習拜會」能否舉行。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左)7月6日至9日訪問北京。相比其他官員,耶倫對華言論平和屬於「鴿派」。她8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面。她受訪稱,雙方討論出現重大分歧,但有共同意願,希望以公平坦率及雙互尊重的態度,有建設性地穩定彼此的經貿關係。(Reuters)

回想起來,中美關係經歷2月「氣球事件」衝擊後,到6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華、7月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訪華,8月雷蒙多訪華並成立兩個中美對話組,雙方才總算止住下跌頹勢。9月中旬,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會晤;到10月初,參議院重量級議員舒默(Chuck Schumer)訪華並獲得習近平接見,都是兩國關係中的正面消息。

然而,中美關係中的挑戰與暗礁實在太多。除了地緣政治競賽、意識形態對立、軍事與科技競爭、台海問題等等,中美爭雄愈來愈彼此不相容,將雙方最核心的科技競爭稱之為「戰」,確實一點都不為過。

中美關係:圖為2022年11月14日,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同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新華社)

消息人士稱,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實現習拜會;而中國也在力求緩解與西方世界的緊張,因此相信彼此會在最後關頭排除障礙,讓元首峰會得以舉行。但同時雙方都在堆疊競爭籌碼,哪怕為了競爭而「自損八百」也不得不為之。比如,美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已傷害到美國企業的利益;而中國國產7納米晶片手機是否能量產,相信也有難言之隱。

下個月會不會有習拜會呢?現在還有懸念,但較可能是,中美元首彼此見一面,之後該競爭的繼續競爭,該脫鈎斷鏈繼續脫鈎斷鏈,世界其他國家也會努力組織起來,掌握自身命運,讓世界日益朝向多極發展。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