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導體企被調查或高舉輕放 誰「堵」了誰的路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路透社早前報道說,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可能因涉嫌違反美國晶片出口規定而受到美國司法部的刑事犯罪調查。起因是應用材料涉嫌通過其韓國子公司違規向中國企業供應設備。這是中美貿易戰以來,第一家美國大型半導體公司因為「通華」而被美國發起刑事調查。

由於這項調查是由美國檢察官辦公室國家安全部門領導,美國媒體據此認為事態嚴重。但蹊蹺的是,在一年前的2022年10月Applied Materials就因為向中國公司供貨收到檢察官的傳票,但目前美國檢方仍表示:「我們不確認也不否認(對應用材料發起)調查。」

Applied Materials是否「違規」不論,美國設備企業對華出口的強烈意願路人皆知,再加上美國方面高高舉起的鞭子遲遲不願落下。其實已經意味着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的圍堵事實上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僵持階段。

去年,美國推出了關鍵晶片法案《晶片與科學法案》,旨在重振美國的晶片製造業。 (AP)

中國市場讓美企心癢

在國家安全、「卡脖子」壓力以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中國境內的Fab(Fabless,通常說的IC設計公司即為Fabless)、IDM(IntegratedDesignandManufacturer)廠商近年來積極擴產建廠,大幅拉動半導體設備的需求。尤其在目前整體產業下行周期,中國市場需求對Applied Materials這種設備巨頭更具有吸引力。

近三年來中國晶圓廠設備需求強勁,整體採購額大幅增長。根據芯謀研究調研數據,2020年中國晶圓廠設備採購額為154.1億美元,到2023年這一數字達到299億美元,較2020年上漲94%。中國晶圓廠顯著加大採購數量,帶動整個中國設備市場強勁增長。這樣的誘惑面前,美國企業怎麼會無動於衷?

2022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實施先進計算和半導體制造的出口管制新規出台,Applied Materials立刻在一個月後給出測算:新規則的限制下,如果美國政府審核Applied Materials對華合規銷售申請的速度較快的話, 2023財年造成的損失可能達到15億至20億美元;如果審核進展緩慢,預計將損失高達25億美元。而Applied Materials2022財年營收為257.85億美元,這意味着禁令將造成接近10%的損失。

中國管制半導體原材料鎵、鍺出口。(vcg)

半導體建廠有高峰期和低谷期,在擴產高峰之後,市場對設備的需求就會出現顯著下降。雖然,看上去似乎美國、歐洲大張旗鼓建線,但大多是口惠而實不至。據悉美國建線的錢現在還沒有到位,再加上效率低下,無論是台積電還是三星的擴產項目都進展緩慢,其前景被一步步看淡。相對而言,中國市場大,需求強勁,中國真實建設的產線反而很多。中國市場自然是最大的蛋糕,美國設備企業對歐美市場失望,又很可能要錯失中國市場,自然焦躁不安。

到底是誰「圍堵」了誰?

美國又是對華投資限制,又是晶片法案,就是要對中國實施全面科技圍堵。一紙政令難為死了美國企業,但事實上,美國企業心不甘情不願,而歐洲企業和亞洲企業的態度更是微妙。尤其市場下行階段,它們的配合度並不高:三星、台積電和SK海力士向美國政府施壓繼續運維甚至擴產在中國的工廠;ST更是大手筆在華建造新的工廠;而英特爾卻不得不將在華工廠出售……

設備領域,美國技術含量成為對華設限的紅線。「含美率」既是限制中國企業的指標,更是限制美國企業的指標。2020到2023年這三年中,美國半導體設備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從53%下降至43%。而日本半導體設備從2020年的17%上升到2023年的21%;荷蘭半導體設備從2020年的16%增長到2023年的19%。在制裁之後,中國企業主動尋求非A設備替代美國產品,使得日本、荷蘭吃到了替代美國設備的紅利。在中國市場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美國產品的佔比不增反降。

中國企業主動尋求非A設備替代美國產品,使得日本、荷蘭吃到了替代美國設備的紅利。圖為荷蘭光刻機公司ASML(艾司摩爾)(路透社)

中國半導體的自我崛起

圍堵中國半導體是一把雙刃劍。部分企業受到重創的同時,中國半導體設備公司卻也同時獲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在國家支持和市場需求調動下,各路產業資本跑步進入中國晶片設備領域。半導體全產業鏈大力配合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尤其得到製造廠的大力支持,不僅研發進度大幅提速,進廠難度也大幅下降。而且很多有實力的晶片製造企業自己就參與投資了上下游設備企業。

在制裁之前,設備公司鮮有投資人問津,代工廠也不太願意國產設備進入產線。美國的制裁改變了這一切,幫助中國設備企業徹底改變不利境地,獲得前所未有的成長機會。

華為Mate60系列手機使用自研麒麟晶片9000S。(VCG)

根據芯謀研究調研數據,在2020至2023年間,本土設備廠商的銷售額從9.9億美元增長至33億美元,市場佔比從7%增加至11%。銷售額達到三年前的3倍多,市場份額增幅高達57%。

美國不惜失去相當一部分中國市場為代價來限制中國,中國半導體產業蒙受損失後穩住陣腳,但中國設備企業快速成長。最難受的還是美國設備公司,中國半導體設備自立自強的第一步就是打通非A(非第一類優選清單)供應鏈。假以時日,美國設備企業不僅要永遠失去中國市場,還要在全球市場面對中國設備公司的競爭。這一步看似遙遠,但在五年前誰能想得到中國汽車能夠將德國汽車甩在身後?

美國製裁種瓜得豆,已經有一批美國智庫指出制裁對中國半導體產業起到了反向助推作用。事實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與中國其它產業的崛起是同一個邏輯。家電如此,光伏如此、面板如此、手機也是如此,新能源車更是如此。只不過半導體產業的難度更大,因而過程更長。但現在半導體產業因為美國的制裁而大幅提速,崛起過程之短也可能超乎想象。現在美國方面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果對華政策不做調整,美國企業要麼處境更加艱難,要麼自己就會想辦法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