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台】中國在非洲是「共贏」還是「巧取豪奪」?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說起非洲,總給人感覺十分遙遠,但中國在非洲大地的投資及地位與日俱增。
隨着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上升,中非經貿關係愈益緊密。中國一直採取「安哥拉模式」,對部份資源豐富國家提供基建所需資金,以換取當地原材料,無疑支援了非洲國家發展所需。然而這種聲稱會達至「共贏」的模式,近年更因為中國公民一些作為不斷受到猜疑,中國需要突破這種舊有合作框架,支援更多在地建設及發展所需,才能走出「巧取豪奪」非議。

中國大力協助非洲地區提升基建,鐵路是其中重要一環。(路透社)

「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值得我們兩國及兩國人自豪…這條鐵路將改變我們兩國社會與經濟佈局。」埃塞俄比亞總理德薩萊尼(Hailemariam Desalegn)今年2月在吉布堤接受《紐約時報》記者訪問時這樣說。他提到跨國鐵路連接埃塞俄比亞及吉布提兩國首都,全長753公里,造價約40億美元,為兩國解決運輸能力不足問題,由設計、技術到資金,幾乎全由中國提供。

鐵路只是中國在非洲投資的冰山一角,這片大陸上許多其他基建項目都是中國融資打造。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調查,中國對非洲融資項目中,運輸基礎設施佔最多。由2000年至2015年,中國對非洲作出約300億美元融資。2015年12月的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上也承諾將於三年內向非洲投資600億美元的投資,這還不包括私營企業的參與。

巨額投資基建  策略多元化

在鐵路工程總投資方面,專家估算,中國在肯尼亞約為30億美元,埃塞俄比亞約為40億美元。中國也是非洲最多外來直接投資來源之一,向不同國家提供發展資金,又在數個國家建立特別經貿合作區,包括埃塞俄比亞、贊比亞及尼日利亞。中國採取多元化投資策略,範疇遍及能源、採礦、電子通訊、興趣鐵路、道路、碼頭、機場、學校、醫院、球場等基建。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及安哥拉接受中國款項最多。這些都突顯中國對非洲之重視。

隨着中國企業進軍非洲,擔當華企保安成為當地人其中一條謀生之道。(路透社)

中國擴張影響力  非洲是重要舞台

中非關係是建基於過去60多年「南南關係」,兩地同為發展中國家地區,在國際舞台可謂「同聲同氣」,加上中國奉行不干預他國內政、互相尊重主權的外交原則,在戰後非洲國家開始脫離殖民統治後,中國是非洲具吸引力的夥伴。隨着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增長強勁,中非經濟聯繫日益深化。中國對非洲作巨額投資,當然有現實經濟考量。非洲擁有石油、天然氣、礦物等天然資源,是中國發展經濟所需要的。過去十多年,中非經貿合作突飛猛進,1999年至2009年,雙方貿易每年增長平均達28%,結果中國在2009年超越美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在非洲的巨額投資同時為自己拓展了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展開,吸引了42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其後每次中非論壇接近50個非洲國家出席。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2014年一項研究發現,在聯合國大會投票,與中國立場一致的非洲國家,能夠獲得更多中國金錢援助。中國正在吉布提建立軍事基地,加上中國有2000維和部隊在非洲執行任務,不論是政治、經濟及軍事層面,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有增無減。

民調機構「非洲晴雨表」(Afrobarometer)去年發表的報告指出,超過六成非洲人對中國影響力持正面態度,只有15%抱持「負面」。《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皮林(David Pilling)認為,西方低估中國在非洲的軟實力,他引述利比亞《辣報》總編的話,中國正在贏得敬佩,「你能看到中國把錢花在哪裏,但你看不到美國人把錢花在哪裏」。

「安哥拉模式」=「新殖民主義」?

中國在不少非洲國家採取「安哥拉模式」,以提供巨資協助基建換取當地資源。自2000年起,基建資源訂單日益增加,大部份基建項目由中國融資。2004年,中國向安哥拉提供45億美元資金,換取當地石油供應;2008年,向剛果共和國提供90億美元換取「鈷」原材料。相對於歐美殖民者數百年來的巧取豪奪,中國在非洲採用這種模式,相對能夠支援各國發展所需。然而,這種模式也引人猜疑,中國正在非洲開啟另一種「新殖民主義」。

倫敦政經學院國際關係教授艾登(Christopher Alden)認為,這種以基建換資源的模式使得中國可被視為「殖民者」,中國一旦成功主導非洲經濟,便可以利用其地位控制非洲國家。他質疑,中國只重視從非洲獲取資源及為中國企業創造國際市場,這種「設計」等同將部份非洲國家視為中國的「附庸國」。贊比亞大學政治學講師比巴拉(Phineas Bbaala)也批評,雖然中非經筫關係日益密切,但中國沒有提供太多技術轉移,有些國家又盲目生搬硬套中國發展模式,會令非洲愈益依賴中國作為生存的夥伴,不利非洲可持續發展。

中國與安哥拉之間以基建融資換取資源的經貿合作模式,成為中國與非洲國家發展經貿關係樣板。(路透社)

觀乎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不難發現,在中非投資及貿易結構中,中國雖然對非洲出口大增,但入口只集中在個別資源富饒國家。如在2009年,中國向38個非洲國家出口,賺了1億美元,同時用同樣金額從23個國家進口產品。另一方面,中國出口非洲的產品中六成集中在南非、埃及、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少數國家,來自非洲的產品亦有70%集中在安哥拉、南非、剛果共和國等國。中國推出優惠關稅計劃,鼓勵非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但成效有限,主要原因是產品競爭力不及中國;銅、大理石等原材料佔大部份零關稅產品。

現時非洲不少國家仍未能走出經濟困境,面對貧窮、失業等問題,他們希望透過高增值產業及製造業多元化,走出自己的道路。過去,他們可以歸咎於殖民者造成這種情況,但現時中國透過另一種「新經濟模式」對待非洲,如果中國投資未能協助她們生活所需,中國可能最終也受到非洲人民唾罵。北歐非洲研究所教授梅伯爾(Henning Melber)認為,中非關係是過去歪曲的貿易關係翻版:非洲只有原料,中國只注重生產商品,這種合作關係無法扭轉剝削、不平等、不正義的格局。

中國在非洲的基建項目聘用中國工人,惹來非議。(路透社)

非洲勞力落後 乏技術轉移惹爭議

中國在非洲發展經濟的模式為人詬病之處不少,首先是缺乏科技技術轉移。大部份非洲國家本身似乎只嚮往中國實體基建投資,多於獲取適當中國科技。然而對非洲多數國家的現況而言,中國所掌握的最高端技術可能也並不適合現階段所需,各國所需要的依然是大量的物資、基建的鋪墊、資源礦產的開採、以及基礎人才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另一個被詬病之處則是勞力問題,中國企業時而被指聘用太多中國工人,太少當地勞工。這種情況其實不能概括全局。不少非洲國家有相關法律規定,譬如坦桑尼亞便規定中國企業每僱1名中國人,就需要僱傭10位當地人。除此之外,非洲不少國家的確存在勞動力人才技術水平不夠的情況,很多技術職位在當地人中找不到合適人選,中國企業確實有需要花費更高的成本從中國僱傭工人。要改變這種局面,非洲各國必須進一步在教育和技術培訓方面努力,包括中國及歐美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可以提供合作及援助。

從長遠經濟發展來看,中非之間有着很大的互補性:一是非洲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目前中國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二是中國發展需要資源,而非洲的資源取之不盡,而且若不開發,非洲就永遠無法發展;三是中國為非洲提供資源市場,非洲也為中國提供商品市場。

然而,中國在非洲卻也面對諸多尚待克服的問題。譬如中國企業獲取非洲基建項目的欠透明程序,在非洲各國的輿論中引起非議,甚至激發部分當地民眾示威抗議。在非洲開發熱潮下蜂湧而至的中國尋夢者,也因很多不當作為和低劣素質而成為眼中釘。在加納,中國公民被批評踐踏當地採礦法;在贊比亞,超過10萬中國人到來淘金,被抨擊無視當地移民法,增加非技能勞動力。中國需要再思考,在發展國際市場、加強影響力的同時,也不忘照顧當地人整體發展需要,需要克服本身人員素質問題,盡早與國際和當地習俗接軌,唯此方能更好地傳遞正面形象。這不單是關乎中國走出非洲的關鍵,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對沿線國家的投資也應採取更可持續、長遠互惠互利的方式,中國的軟實力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受到全球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