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首季264名業主蝕錢賣樓 佔比達4.5% 逾十一年來最慘烈

撰文:李彤
出版:更新:

第五波疫情爆發,拖累今年首季二手私樓轉手獲利比率及平均賺幅同創多年新低。此外,首季賣樓虧損的個案共錄264宗,佔比達4.5%,除按季大增1.4個百分點,亦為2010年第三季以來逾十一年半的新高,反映疫情下賣樓蝕讓比例大增。

首季私樓轉手平均賺幅跌穿七成

據利嘉閣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今年第一季,本港共錄5,606宗私樓轉手獲利買賣登記,佔同期已知上手買入價的二手私樓買賣比例達95.0%,較去年第四季的96.4%大跌1.4個百分點,連跌四季、累跌2.5個百分點。而今年首季獲利比率更創自2010年第三季以來逾十一年半的新低,亦是引入樓市辣招以來的新低點。

至於平均獲利幅度方面,今年首季每宗私樓轉手個案平均賺幅為66.7%,較去年第四季的70.9%,顯著下跌4.2個百分點,連跌三季、兼創2016年第四季以來的五年半新低,並為期內首度跌穿七成的水平,反映疫情下業主少賺的情況。

今年首季每宗私樓轉手個案,平均賺幅為66.7%,連跌三季。

當中,沽樓獲利一倍或以上的轉手個案,佔整體二手私樓買賣比例達41.8%,惟按季下跌0.7個百分點,涉及宗數達2,465宗。值得注意,出現虧損的個案共錄264宗,佔比高達4.5%,除按季大增1.4個百分點外,亦為2010年第三季以來逾十一年半的新高,反映疫情下蝕讓比例大增。

600萬至1200萬組別轉手獲利比率較高

按物業轉售價格劃分,受惠之前「林鄭Plan」及加強版的「財爺Plan」放寬按保樓價上限措施帶動,樓價介乎600萬至1,200萬元的三個組別之二手私樓轉售獲利比率相對較高,而按季跌幅則相對較少。

其中601萬至800萬元物業,按季只微跌0.1個百分點至97.1%,為獲利成功比率最高的價格組別,平均賺幅按季跌0.8個百分點,至78.5%,亦為賺幅最大的銀碼組別。

至於銀碼介乎401萬至600萬元以內及400萬元以下的兩個組別,獲利比率按季分別急跌2.4及6.3個百分點,至各自的93.8%及86.4%,相應平均賺幅也按季挫9.1及12.5個百分點,至70.1%及57.2%,反映細價物業受疫情及按保措施雙重打擊。

將軍澳維景灣畔每宗轉手平均賺幅達1.1倍。(資料圖片)

維景灣畔平均賺幅最大

至於十大獲利登記宗數最多屋苑之中,以將軍澳維景灣畔的每宗轉手個案平均賺幅最大,高達1.1倍,其次為天水圍嘉湖山莊的86.9%;而平均賺幅較低者則為日出康城。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第五波疫情壓抑了樓市差不多整整一季,目前疫情大幅減退,市場反彈力度強勁,氣氛明顯好轉,業主減價、蝕讓賣樓的情況減少,反而開始見到買家追價入市。他預期,次季私樓轉手獲利比率有機會反彈,並重上96%,而平均每宗賺幅亦料上試70%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