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中國「一帶一路」嚴重受阻

撰文:蘇子牧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創。8月16日,法國《費加羅報》(Le Figaro)發文稱,因疫情影響,「一帶一路」步伐也大大受阻。

《費加羅報》說,在遭遇了新冠疫情的衝擊後,從中巴經濟走廊到柬埔寨西哈努克經濟特區、以及「一帶一路」推動下、在緬甸、阿爾及利亞或肯尼亞展開的一系列重大工程、紛紛遭遇凍結,其中部分計畫可能會無限期拖延,另外一部分則將擱淺。

2019年9月22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一帶一路」國際展廳裡,特色商品吸引民眾關注。(資料圖片)

《費加羅報》引述部分中國官員在6月中旬發言稱:「新絲綢之路」項目中,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的項目約佔20%,另有30-40%項目受到影響「較小」,還有30%受到的影響「甚微」,然而「全盤計畫被打亂」,項目已無法獲得原材料供給,隨着各國邊界的關閉,勞動力被阻斷。

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地緣政治高級顧問大衛-戈登(David Gordon)指:疾病大流行打破了整個供應鏈,凸顯了整個系統的財務挑戰,尤其迫使北京重新審視所應擔負的責任。疫情爆發後,中國無法再繼續支付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啟的巨大工程,這些國家往往因難以承受資金壓力而導致工程虧本。

當地時間6月23日,中國首趟輸法防疫物資專列抵達巴黎。據稱,這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中法在防疫物資運輸領域的重要合作。(中新社)

《費加羅報》稱,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中國就已經意識到:並非所有項目均可帶來經濟收益。2017年以來,中國對外投資有所減少。在各種演講中,「新絲綢之路」的提法逐漸退居二位。雖然按照官方說法,它仍舊為重中之重,但在現實中,早期的高漲熱情已被來自一些經濟學家和接近權利的人士、乃至公眾輿論的批評所淹沒。

《費加羅報》稱,在中國國內,面對經濟增長的放緩局面,政府的對外大規模投資行為引發民眾不滿;在國外,也不乏批評指責之聲,一些債務國已經表示了保留態度、簽署了終止項目實施協議。

《費加羅報》引述大衛-戈登的觀點指,因過多的貪腐、不良投資以及盲目投資等各種因素,「絲綢之路」步上了與北京的初衷背道而馳的道路,從而就軟實力而言,變成了一場災難。

中國濟南與德國漢堡間開行的首列中歐班列裝載著中國生產的醫療防疫物資4月30日順利抵達漢堡港貨運場站。(中新社)

《費加羅報》指,通過最近的投資可以推斷,中國可能會將目光重新瞄向亞洲,或尋求與其他銀行和主權基金夥伴的方式來分擔風險。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HESS)研究員、專門研究中非關係問題的專家裴天士(Thierry Pairault)分析認為:「絲綢之路」將成為政治工具,直接對抗西方模式。

《費加羅報》指,可以從所有反對中國官方言論的人士遭遇的越來越激進的外交反應窺見到這種變化,也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中國為何在新冠疫情出現在其他國家時,通過提供口罩和醫療物資而重提「醫療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