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村民賣石供遊客扔海賞玩「藍眼淚」 文旅局加派人手巡邏制止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每年4月至6月,福建福州市平潭縣都會出現「藍眼淚」,適逢五一假期,大批遊客慕名到平潭縣觀看「藍眼淚」,有當地村民在海邊向遊客出售石頭,用於扔進海中濺起藍色浪花,但有網民擔心,不斷扔石頭落海會影響當地環境。

《上遊新聞》報道,遊客彭女士(化名)5月3日晚到平潭東澳遊艇碼頭遊玩時,發現有村民出售石頭。她介紹,村民用膠桶裝石頭再帶到碼頭出售,小石頭1元(人民幣,下同),大石頭3元,「有遊客買了石頭扔到海裏拍視頻,我覺得不太文明就沒買」。

網傳影片顯示,有村民用電單車、三輪車運一籃石頭到碼頭售賣,部分遊客買石頭、磚頭後,直接扔進海中濺起藍色浪花,現場發出陣陣驚嘆聲。

+3

據介紹,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已聯合所在鎮、村第一時間趕往制止,並對相關村民進行引導、教育,「有看到賣石頭的行為,肯定是不允許的。我們已經派人在現場執勤和巡邏了,看到會制止的」。

對於有網民擔心扔石頭填海會影響「藍眼淚」,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工作人員表示,「石頭丟到海裏,肯定會影響生態環境,後期我們會把石頭清理出來」。為確保遊客安全,保護海洋環境,當局呼籲民眾不要將石頭等雜物投擲到海裏,理性「追淚」。

《新華社》報道,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淳曾介紹,平潭縣的「藍眼淚」絕大部分是由夜光藻形成,其體內有熒光素酶和熒光素,當受到外界擾動時,熒光素會和氧氣發生反應,過程中會釋放藍光。

他介紹,夜光藻在平潭外海廣泛分布,經潮汐、洋流作用在平潭近岸聚集,受益於閩江入海帶來的營養物質,能夠大量繁殖,但夜光藻無毒,對人體無害,且對環境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