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玩認出6千萬年前化石 粵小學生助博物館挖出11枚「恐龍蛋」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近日在廣東河源,9歲小學生張仰喆與其母親在東江大橋岸邊遊玩時,意外在斷橋附近的護坡上發現並辨認出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河源恐龍博物館獲悉後,派出工作人員到現場發掘,暫時挖出一窩共11枚距今66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

辨認出恐龍蛋化石的小學生張仰喆。(北京青年報)

據內媒報道,張仰喆母親稱,23日上午她和兒子到東江河邊遊玩,打算與今年被洪水衝毀後斷裂的東江大橋合影留念時,張仰喆在附近斜坡上的泥土裏發現一個蛋殼,於是大喊「媽媽這個好像是一個恐龍蛋殼。」此外,在發現蛋殼化石的斜坡往上約80cm處,張仰喆在紅砂巖層中又發現了一枚圓形的恐龍蛋化石。

隨後,張仰喆母親通過朋友聯繫到河源恐龍博物館,尋求幫助。河源恐龍博物館接報後,與警方一同趕赴現場,並在隨後的發掘中,從地下60至70cm處挖掘出一窩共計11枚「石蛋」,每枚直徑約9cm,最終確認這些「石蛋」確為恐龍蛋化石。博物館估計此處可能不止這一窩恐龍蛋,未來還將在橋基處進行重查與進一步挖掘。

據悉,此次包裹恐龍蛋的紅砂巖在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形成,因其土壤呈紅色而得名。從出土的這些「恐龍蛋」來看,應屬於白堊紀晚期。

河源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表示,此次發現11枚恐龍蛋化石的位置曾修築房屋,導致土石鬆軟。經過泥水沖刷腐蝕,蛋殼依然保存下來直至完整出土,非常難得。至於此次出土的恐龍蛋是甚麼屬種,暫無定論,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河源恐龍博物館的館藏有18100多枚恐龍蛋化石,為世界館藏恐龍蛋化石之最。(河源恐龍博物館)

公開資料顯示,廣東河源有「中華恐龍之鄉」的稱號,近年來出土形態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具有豐富的科研價值。對於當地人而言,辨識恐龍蛋化石和恐龍骨骼化石也是一門從小學會的技能。

張仰喆母親事後也表示,就在不久前的博物館日,孩子剛剛在當地的恐龍博物館見過形態各異的恐龍蛋化石,展出的除了有完整的還有破碎的蛋殼化石,所以這次他能一眼就認出來。

河源市修路期間也挖出過恐龍蛋化石。(河源恐龍博物館)

另據此前內媒報道,早在1995年,4名河源中學生曾在工地玩耍時發現了一窩化石蛋,他們發現有些石頭表面有凸出的圓球,像是看過的《恐龍戰士》書本裏所説的恐龍蛋,就告訴了其中一個孩子的父親。後經省文物考古所兩名專家現場考察判斷,這是一窩恐龍蛋化石。

此外,在去年4月19日,河源市區大同路改造工程現場,施工人員在馬路下面的紅砂巖層中,也挖出一窩恐龍蛋化石。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