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恐龍」引發「最大烏龍」?中國學者撤回《自然》封面文章

撰文:林瑾
出版:更新:

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人團隊今年3月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了題為《產于緬甸白堊紀的蜂鳥大小的恐龍》的論文,指從一產自緬甸的琥珀樣本中發現的新屬新種——寬婭眼齒鳥(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小的鳥類,而鳥類被認為是恐龍的後裔,因此這一物種可能也算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
不過此文此後引起爭議,有其他學者認為,其發現的「最小恐龍」可能是蜥蜴。
7月22日晚,《自然》雜誌官網發佈3月12日封面文章《產于緬甸白堊紀的蜂鳥大小的恐龍》(下稱論文)的撤稿聲明,該聲明表示,為了預防不正確的(分類學)信息保留在文獻記錄中,作者們決定撤回本文。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稱,經論文通訊作者代表所有作者與Nature雜誌協商,「我們決定從Nature撤回這篇論文。科學是一個反覆驗證,不斷接近真相的過程。我們感謝在這個過程中,對我們提出各種意見的學者與朋友們」。

2020年3月12日,邢立達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外籍研究員鄒晶梅(Jingmai K. O』Connor)等發表Nature封面文章稱,中外科學家通過合作研究,在緬甸北部一塊琥珀中發現迄今最小恐龍,大小與現存最小的鳥類蜂鳥相當,並將其命名為「寬婭眼齒鳥」。

這一論文發表後備受學界關注,並隨即引發廣泛爭議。多位學術同行次日聯合發表《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質疑文章,從爬行動物演化關係、整體外形的趨同演化、標本解剖特徵等方面提出十大疑點,認為斷定「最小恐龍」證據不足,很可能是蜥蜴。

隨後,一些國際同行也紛紛指出「寬婭眼齒鳥」標本分析的缺陷。「最小恐龍」相關爭議與質疑也一直持續。

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澎湃新聞)

5月23日,Nature編輯通知質疑論文的作者,表示原論文可能有問題,但目前不適合在Nature上發表質疑論文;5月29日,Nature編輯在原論文下增添了「Change history」條目,稱正在調查此文,解決後會「採取相應的編輯行動」。

6月14日,原論文作者將對質疑論文的回覆發在預印本平台bioRxiv,認為「眼齒鳥」仍然是鳥;7月22日,原論文撤稿。

論文作者團隊在Nature的撤稿聲明中說,「為了預防不正確的(分類學)信息保留在文獻記錄中,作者們撤回本文。儘管Oculudentavis khaungraae的描述仍然是準確的,但是,一個新的、未發表的標本使我們對該標本(HPG-15-3)原定的系統發育位置產生了懷疑。」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