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沒36年】大量輸水水位下降16米 北京白河堡摩崖石刻重見天日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北京延慶區白河堡水庫蓄水36年,近日因持續向下游輸水,水庫水位不斷降低,令原本被淹沒的一組摩崖石刻漸露出水面。石壁刻有三座連排佛像,每座高約1.5米、寬約0.9米,惟只有右邊的佛像仍可清晰看出身形和姿態,其餘兩座的輪廓已模糊。延慶區水務局指,這組石刻是首次現身。

在水庫工作8年的巡查員呂雙利表示,水庫豐水期蓄水量達6000多萬立方米,經過幾個月的輸水,目前僅剩不足1000萬立方米。呂雙利稱,以前水庫放水,石刻從沒有露出水面,由於近期大量輸水令水位下降16米,才令摩崖石刻重見天日。

摩崖石刻是三座連排佛像,佛像上方的石壁上分布着不規則圓形或方形的鑿孔;石刻左下邊水線處有幾個字迹清晰可辨,或可破解石刻身份。延慶區文物所正展開研究,副所長于海寬介紹,石刻所在的崖壁位於明代一座名為「靖安堡」的城堡附近,在遼、金、元三代曾是御道,由於元代尚佛,因此御道兩側有不少佛像石刻。目前,可以推斷出佛像最初是設有外檐,佛像石刻下方或有地面基礎。

據了解,本次白河堡水庫輸水預計會持續1年,意味石刻極有可能會2年才會再次浸入水中。目前,區文物所正研究保護方法,以求將石刻更好地保護、留存。同時,白河堡水庫亦格外重視,石刻露出水面後已派員加強巡視,並將配合文物所做好相關保護工作。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