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四川成都借助大數據等防控 「時空伴隨」鎖定近10萬人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內地新冠肺炎疫情反彈,其中四川在周四(4日)新增2宗確診病例,均為本土病例,來自省會成都。
當地傳媒報道,自從發現本土病例後,成都市公安局綜合利用大數據和各類訊息資源,精准摸排確診病例活動軌跡,對與確診病例有過軌跡重疊的人員開展全面梳理排查,鎖定共計多達8.2萬人存在「時空伴隨」風險,並逐一發送核酸檢測提示短訊。

成都利用大數據等方式防控疫情,鎖定共計多達8.2萬人存在「時空伴隨」風險。(視覺中國)

報道介紹,所謂「時空伴隨」,就是指在戶外開放空間,同一個訊號基站一定距離範圍內,有過規定時長(例如10分鐘及以上)軌跡碰撞的手機號碼,就會被定義為可能暴露於病毒的「時空伴隨」。

舉例而言,一名受新冠病毒感染者在14天內到過某地,期間與之有過交集的人,無論是身體上擦肩而過,還是通訊信號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認定為「時空伴隨」。

接到提示短訊的人就要去接受核酸檢測。(大象新聞)

報道指出,短訊會表明經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當事人可能存在感染風險,必須立即戴好口罩,並且到就近的核酸檢測機構接受檢測,途中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當事人需要在3天內進行2次核酸檢測,間隔為24小時,得到陰性結果前要居家,不可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