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劇院就禁新冠康復者入場致歉 官媒:歧視「陽過」者不合法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內地歧視新冠康復者、「陽過的不要」現象近期備受關注,廣東佛山大劇院近日就被指禁止已經治癒的確診患者進場,結果引發爭議。隨後,劇院方發文致歉,稱疫情防控提示表述不清晰引起歧義。周二(12日),劇院發佈公告,更新了「劇場防疫溫馨提示」。

佛山大劇院微信公號上周五(8日)更新的入場須知顯示,不得入場的人員中第6類為「已治愈出院的確診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尚在隨訪或醫學觀察期內的人員」。須知引發爭議,有網民認為相關規定涉歧視。

周一(11日)晚,佛山大劇院官方微博發文致歉,稱疫情防控提示表述不清晰引起歧義。周二,劇院發佈公告,更新了「劇場防疫溫馨提示」,對於不得入場的第6類人員調整為「尚在居家健康監測期內的已治愈出院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據了解,早在去年12月22日更新版的入場須知,已列明有新冠感染史人員被拒入場觀影的規定,且48小時內出現發燒、乾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狀者也同屬被拒入場類型。

無獨有偶,據不完全統計,浙江至少有13家博物館或紀念館要求預約參觀者必須填寫健康承諾書,承諾不是已解除隔離的無症狀感染者,也不是已治癒的新冠確診病例。它們包括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抗日戰爭勝利浙江受降紀念館、中國動漫博物館;金華的金華市博物館;寧波的中國港口博物館;溫州的甌海博物館等。

內地近日頻傳歧視新冠陽性康復者,尤其在招聘市場,例如有中介張貼的上海迪士尼樂園項目保安招聘信息寫明「去過方艙、確診過陽性的不要」,另有民眾因此沒辦法只能睡車站。對此,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各部門、各單位都應按照法律法規相關要求,一視同仁地對待新冠陽性康復者,不得歧視。社會各界應對新冠陽性康復者給予更多關心關愛, 不能「貼標籤」,不在他們工作生活中「設門檻」、讓其生活在陰影下。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新媒體品牌欄目「俠客島」則發布文章,指「歧視『陽過』」的做法雖有防疫、怕復陽、保障生產秩序等考慮,但不合情、不合理,更不合法。

事實上,就業促進法、傳染病防治法已有規定,除經醫學鑑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愈前或排除傳染嫌疑前,不得從事按相關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以外,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人。最高法、人社部也出台過專門規定,明確用人單位不能僅以勞動者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無症狀感染者、被依法隔離人員或勞動者來自疫情相對嚴重的地區為由,解除勞動關係,「法條昭彰,白紙黑字,保護的就是勞動者平等就業的權利」。

文章又指,「合理動機」造成 「一刀切」的現象值得深思,大家看似為了防疫大局,不惜自我加壓以保萬無一失,實際上,這些層層加碼的做法違背情理,且於法無據,累積起來就成了政策的「合成謬誤」,即要麼有損康復者的合法權益,要麼影響經濟社會正常秩序,還給人們造成一種「談『陽』色變」的緊張氛圍。「一刀切」做法之所以不招人待見,是因為看似短期內把疫情掐住了、防住了,但實際上帶來的長期損失難以估量,有些問題甚至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