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斯人也」大辯論落幕 內媒:至少三出版社出過「斯人」教材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作品對讀過中學的人而言不會陌生,可是,當中一句到底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卻在內地輿論場掀起一場風暴,周四(27日)更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位,閱讀量直逼4億。
雖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已回應,稱歷套教材都採用「是人」,可仍未能平服網民之間的爭議,許多人都堅稱自己學的是「斯人」,猶如是集體記憶錯亂的「曼德拉效應」。
經內媒多方調查後,事件真相終於有了眉目。原來,北京、武漢等地的出版社,都曾出版過「斯人」版的教材。除此之外,「斯人」版本之所以流行,或有著語義學、傳播學、心理學多方面原因。

今次「是/斯人也」大辯論,源自日前一名網民發布的《出大事了,我們這個時空的時間線似乎被人動了! 》一文。該網民稱所有上過中學的人應該都背過有關作品,可自己非常清楚記得當中一句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因為當時課上還聯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這個『斯人』」,詎料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說課本上,甚至古文中,都從來沒出現過「於斯人也」這幾個字,讓他有點蒙了,懷疑自己記錯。

帖文一出隨即「炸開了鍋」,引起熱烈討論。周三(26日),人教社中學語文編輯部回應,表示該出版社從1961年收錄該課文以來,歷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從未出現,且經查閱,眾多古籍顯示的也是「是人」,不清楚為何部分網民會出現「斯人」的集體記憶。不過對方同時解釋,「斯」和「是」兩個字都是表示「這」的意思,從意思上而言是一樣的。

相關新聞:曼德拉效應?「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掀激辯 網民:平行宇宙(點圖放大閱覽)

+1

不過部分網民仍不賣帳,堅持自己一路以來記的都是「斯人」,甚至質問:「難道我是從平行宇宙穿越過來的?」​

到底是網民集體記憶錯亂還是教材真的變了?周六(29日),據《天目新聞》報道,確實有一些網民曬出證據,顯示有「斯人」版本的教材。例如,一名北京網民翻閱自家孩子2019年上初中時的語文課本,發現文中赫然寫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篇文章被收錄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的《古文三則》。

另外,有網民在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語文》教材中,也找到了「斯人」的字樣;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85頁的引用中,也是「斯人」的版本。換言之,全國至少已有三本教材是採用「斯人」,一些網民所學的,確有機會就是「斯人」。

有39年教齡、來自杭州惠興中學的語文老師程建飛分享道,其實,關於是「是人」還是「斯人」的問題,他們老師教學期間也會時常探討,但可以肯定的是,近年學校使用的幾版語文教材都是「是人」版本,認為作為面向全國中學生的規範教材,編輯團隊應該都參照了較為權威的古代文獻。

家中收藏不少古文書籍的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語文教師陸晨華則介紹,漢代趙歧注的《孟子注疏解經》及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十三經》等相對權威的古書,記載的都是「是人」,「其實很多出土的簡牘帛書上面,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錯別字」。

事件終證實原來不是「曼德拉效應」。(視覺中國)

報道稱,據記者做的簡單調查,10個人當中,有9人都稱自己以為正確的是「斯人」,說明「斯人」版更流行。究其原因,可能要從語義學、傳播學、心理學等多方面解釋。

浙江古籍出版社資深編輯路偉表示,現代漢語中,已很少用「是」作為「這」,故大眾對這種用法可能相對陌生,同時,一些方言的平翹舌音發音不標準,在口口相傳中,將翹舌音「是」說成更快、更好發音的平舌音「斯」,這都是可能導致誤傳的原因。

教育部統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亦認同,此前他在微博指出,可能是「斯人」在許多名詩名篇中出現過,且生活中有「斯人已逝」等常用的表達,使大家對該詞較為熟悉,也感覺更有「文氣」,所以都讀作「斯人」。不過他強調,讀「斯人」也不能算讀錯。

溫儒敏的意見。(微博)

此外,這次論戰期間,許多網民都提出過大眾傳媒的影響力,如有人指出從小一些電視節目、小說之類的,用的都是「斯人也」,也更順口,潛移默化下或許就當成是自己所學的,「上學很清晰記得是『是人』,之後無論生活中還是網絡電視,這句話提機率本身就挺高,很多時候都是『斯人』,因為理解都一樣基本也沒什麼人去扣字」、「課本上其實一直是『是人』也,影視劇裡的台詞基本用的都是『斯』,所以導致很多人誤以為課本上學的也是斯,我是二十多年前學的,當年學的時候就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心想原來不是『斯』啊,所以印象深刻,沒想到,到了今天仍然有人爭論這個」。

報道稱,當記者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天將」時,自動排列在第一位的結果也是「斯人」版,故此,「耳濡目染」下,也不難理解「斯人」版何以能在大眾心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據《香港01》翻查,在香港,坊間也是「斯人」與「是人」兩版本並用,例如,天行教育出版(香港)有限公司網頁中的天行中國文學篇章庫顯示為「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採用了「斯人」,來源為「會考問題庫」。而位於大埔的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其校訓為「敬‧教‧勸‧學」,校方在下方解釋「孟子經訓: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採用的則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