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國產大郵輪上海出塢 第二艘處於分段製造中期 海關優化監管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近日在身繫「敦煌飛天彩帶」下順利出塢,全面開啟碼頭繫泊試驗、出海試航和命名交付的周期。據悉,國產首製大型郵輪已進入最後的建造和內部裝修階段,料2023年底正式交付,開啟以上海為母港的國際航線。而第二艘也已處於分段製造中期,進入總段總組階段。

「愛達·魔都」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2號船塢順利出塢。這艘郵輪有24層樓高,可容納6500多人,並有5G信號覆蓋。其零部件數量多達2500萬個,是目前全球最複雜的單體機電產品。零件數目相當於大飛機C919的5倍,復興號高鐵的13倍,線纜超過4300公里,約等於上海到拉薩的距離。

據《澎湃新聞》報道,郵輪建造需要引進大量體積大、精度高、加工面積大的關鍵性生產設備,對通關要求高。外高橋造船總經理陳剛介紹道,現時郵輪項目已進口物資貨值3億多美元。相比去年,今年船用物資進口總量取得顯著增長,截至5月,進口物資批次同比增長99.82%,貨值同比增長203.41%。

+6

根據郵輪特點優化監管模式,上海海關成立項目檢驗監管工作組,開闢「郵輪項目」專用通道,對大批量進口設備「隨到隨檢」,並對相關船用生產成套設備免除強制性產品入境驗證與能效產品入境驗證前置審核手續,做到快速安全投產。同時,實施企業專用碼頭門到門現場查檢,實現船用物資通關「零等待」。

另據浦東海關綜合業務二處保稅監管一科科長張仁楊介紹,當局針對郵輪相關保稅貨物推出一系列創新監管模式,包括「主料工作法」、「單耗自核」等,提供歸口管理和專屬服務,確保監管質量的同時也讓海關監管效率與郵輪建設進度無縫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