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新研究指向未經搜索區域 專家:最快10天解開失蹤之謎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2014年3月8日,搭載239人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MH370航班,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失聯,多國事後在泰國灣、南海、孟加拉灣和南印度洋展開大規模搜索,但飛機至今仍下落不明。
時至今日,仍有無數人為尋找MH370而費盡心力。上月底,兩名專家提出一項新研究結果,認為飛機並非「自由落體」墜海,而是在「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控制下落入該區域,並提出一個未經搜索過的墜機區域,只要展開新一輪搜尋,MH370航班失蹤之謎可能會在10天內解開。

這項研究由曾任歐盟委員會航空項目官員和歐洲航天局研究員的馬爾尚(Jean-Luc Marchand),以及有44年的飛行經驗、曾任法國空軍飛行員、法航機長的布萊利(Patrick Blelly)共同完成。

近日,馬爾尚及布萊利接受《紅星新聞》專訪。他們認為,飛機最終在「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控制下入海,但飛機並沒有以高速「死亡螺旋」的方式自由落體墜毀在印度洋中被稱為「第七弧線」的地方,而是在最後下降過程中嘗試「軟著陸」(受控水上迫降)進入海洋。因此,落點將南移幾百公里。

第一弧線至第七弧線(Arc1-Arc7)專指MH370航班失蹤事件中,通過飛機與衛星之間的距離測量,確定的7條同心圓弧。馬來西亞和澳洲當局認為飛機消失在第七弧線附近,但無法精準確定位置。一直以來,搜索工作都集中在第七弧線附近南印度洋的一些區域。

第一弧線至第七弧線(Arc1-Arc7)專指MH370航班失蹤事件中,通過飛機與衛星之間的距離測量,確定的7條同心圓弧。(紅星新聞)

馬爾尚和布萊利的新研究,是利用第六弧線和第七弧線計算出MH370最後階段的飛行剖面圖。通過假設最好和最壞的情況,可以找到飛機在通過第七弧線後的最遠和最近飛行距離。

根據研究小組的推測,最近的落點為東經93.025°,南緯35.518°;最遠的落點為東經93.039°,南緯35.875°。研究認為,之前的搜索區與殘骸擦肩而過,只要向南幾百公里打撈,就能找到殘骸。

布萊利解釋,根據水下測量,能確定撞擊區的深度約為4000米,位於斷嶺以南,「我們相信MH370的殘骸就位於該區域內某種海底高原(相對平坦的高地)之上」。他提到美國「海洋無限」公司的先進技術,如果使用該公司的高性能無人潛水器,預計最快10天就能尋回殘骸。

MH370與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最後一次通信後不久就急轉彎,飛行幾個小時,然後墜入印度洋。布萊利表示,確定新的搜索區域是基於一個關鍵的真相:「MH370實現過的急轉彎飛行路徑和最後的機動信號顯示,飛機在整個飛行過程中,直到最後一刻,都必須處於有人控制的狀態;考慮到控制飛機的人在行動後,極力隱蔽飛機,這一點變得更加明顯。」

據悉,MH370的衛星通信系統在飛機最終下降時突然重新開機激活,並自動請求重連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的衛星系統。布萊利認為,飛行員可能試圖通過打開飛機的備用電源系統來重新控制飛機,以盡可能平穩的方式降落水面,減少撞擊時的破壞。

重建的MH370飛行路徑。(紅星新聞)

布萊利相信,飛行員最後控制了一段滑翔飛行,嘗試一次有意識、精確控制的水上迫降,目的是盡可能不產生任何殘骸碎片「這一發現極大地擴展了我們的搜索範圍,不再局限於以往假設的那種自由落體的結束方式」;若前述的假設是正確,即意味着MH370墜毀在南印度洋未經搜索的區域。

布萊利表示,在發現殘骸之前,他與馬爾尚重建的飛行軌跡仍然只是一個假設,但兩人希望發揮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來幫助尋找MH370,不求任何回報,並期望新研究能推動重啟對MH370的搜尋工作,最終為遇難者家屬以及全球航空安全領域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