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商場貼紅色圓形Logo被舉報是「旭日旗」 央視批:愛國不是生意

撰文:陳進安 蔡苡柔
出版:更新:

近日,江蘇南京一間商場被一名博主拍片指控到處都張貼着日本元素,貼着「旭日旗」。該博主還怒斥「這裏是南京又不是東京!」事後,涉事裝飾圖皆被拆除,商場的物業還被責令整頓。不過事件引來反轉,有人貼出涉事裝飾畫的全景,顯示原圖案顯然與日本旭日旗無關,事實上只是圓球系列的一部分而已。目前,此事件更已登上多家日本媒體。

對此,央視1月28日也罕見發聲批評,稱「愛國不是生意,根本出路還是要回到法治軌道上,必須對惡意舉報者進行相應懲處」。

事件經過是有一個博主拍了一個舉報影片,他表示商場到處都張貼著日本元素,讓他噁心。隨後,他找到商場員工怒斥,「你們搞這些東西幹什麽,這里是南京又不是東京!」他更報警,並繼續與商場一方激辯,「這裏是中國的領土」、「你張貼這個東西有沒有尊重過我們南京」。

最後,警方要求商場方面把有關裝飾貼紙撕掉,商場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覺得不合適,會調查處理。

不過劇情隨後反轉,有人貼出涉事裝飾畫的全景,顯示原圖案顯然與日本旭日旗無關,展示的其實是煙花,左看右看都看不出有日本元素,博主指的所謂「旭日旗」,事實上只是圓球系列的一部分而已。

央視網發布一篇題為《愛國不是生意,舉報應由依據》的文章點評此事。文章說,消費者若以正常的視角和心理觀察那家商場裏的裝飾畫全景,很難將圖案與日本旭日旗划上等號。另一處地鐵站廣告圖也被斷章取義地認為是旭日旗,但觀察整體圖案,實則是太陽、梅花、折扇等傳統元素組成的節日氣氛裝飾,但當事方還是向所謂的「愛國者」妥協了。
文章說,關於此事的兩種聲音,一方以為,愛國無罪,即使舉報事實有問題,也應給予理解;另一方則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挑動情緒吸引眼球的行為,是蹭愛國主義流量的惡意舉報。但爭論之後,終究要有個辦法,給出各方一個契合法理、公理、情理的公鑒,而不能總是和稀泥,也不必動輒封殺誰,更不可一味的妥協。

該博主表示商場到處都張貼着日本元素,讓他惡心。(影片截圖)

文章寫道,根本出路還是要回到法治軌道上。控告和檢舉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但舉報有時也是一柄雙刃劍。因為門檻不高,舉報行為不時淪為借公器打擊異己、為個人牟利的工具。特別是近年來在虛擬網絡空間中,一些居心不良、心術不正的人肆意捏造事實、毀人名譽,給當事人造成無盡的困擾。

文章寫道,更部分「正義感」「道德感」爆棚的人士,望文生義、誇大事實、生搬硬套、胡亂聯想,故意碰瓷合法合規經營的企業,破壞正常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同時為博眼球、刷「存在感」,試圖以「眾人皆醉我自清醒」的姿態成為網絡大V,漸成一種網絡風氣。」

文章批評,這種氾濫式舉報對個人、對企業、對整個社會可謂有百弊無一利。要剎住這種風氣,

一是要舉報講程序、講證據,同時要給被舉報人質證與申辯的權利,受理機關更要對舉報事實進行全面、詳細、公允的核查,保持執法機構高度的獨立性、客觀性,而絕不能被網絡情緒裹挾,更不能拉偏架。
二是要有懲處、追責任。有些惡意舉報影響的已不僅是公民個人的名譽權、隱私權,還有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干擾,對社會風氣的影響,必須對這種惡意行為人進行相應的懲處。現實中,惡意舉報者受到相應法律懲罰的屈指可數,這也是近年來類似案例層出不窮的重要因素。
此前,《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亦曾公開抨擊稱,該博主此前就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往「親日」、「媚日」的方向硬扯,煽動對立情緒,這絕對不是愛國,而是以極端方式吃流量的邪門歪道,並呼籲廣大網民一定要對這類極端指控保持警惕,不掉入他們的流量陷阱。

胡錫進狠批事主愚弄、羞辱中國公眾的愛國熱情,「分明就是害國」。(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