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2018回顧】5月勁熱天9月颱風王 今年有什麼紀錄被改寫?

撰文:尹淑君
出版:更新:

來到2018年最後一天,當然少不免回顧過去一年香港的天氣情況。今年香港人可算是經歷了天氣變化甚大的一年,且上下半年各有令全城關注的氣象事件,其中上半年有5月的長命「熱浪」,改寫多達10項天文台紀錄;下半年10號強颱風「山竹」襲港,就令香港市面承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事實上,今年無論是春季還是冬至,都有氣溫紀錄被打破寫下新高,冬天夏天同樣「熱辣辣」,如果說全球變暖問題,你還堅持不相信嗎?其實氣候變化問題,已經成為國際間急需關注的議題。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令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同時缺席於今年12月在波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峰會,而今年峰會就提出,把原來《巴黎協定》中提議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之內的上限,減至1.5度,同時警告關乎人類存亡,因為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是較溫和的溫度上升,冰蓋仍然會融化,並為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

在早上8時,天文台錄得溫度為12度,相對濕度為百分之69。於京士柏錄得的紫外線指數是0,強度屬於低,現時寒冷天氣警告繼續生效,市民應注意保暖,多穿禦寒衣物,並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亦應避免長時間置身在寒風中,以免著涼而影響健康。(按此閱讀:【天氣預報.除夕】今日料最低10度入冬最凍

5月時香港多個水塘水量大減。(資料圖片)

5月長命「熱浪」水塘見底

回顧2018年香港的天氣大事,在上半年雖然夏季未到,但港人在5月份已渡過了348小時長命「熱浪」,同時亦是最長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時數新紀錄。內地廣東省部分地區旱情嚴重,香港亦同樣受災,多個水庫乾涸,儲水量低於一半,萬宜水庫乾見底部黃沙;「打卡勝地」粉嶺流水響乾至龜裂,大生圍驚現「火星地表奇景」;新界水稻田因地下水減少,被逼棄耕,本地稻米大失收。

「打卡勝地」粉嶺流水響一度乾至龜裂。(資料圖片)

如此「旱」見的5月高溫打破了天文台多項紀錄,包括最高5月平均氣溫(28.3度)、最高5月平均最低氣溫(26.1度)、最高 5月日間平均氣溫(31.2度)、最多 5月酷熱天氣日數(16天)、最多5月熱夜數目(6天)、最長5月酷熱天氣連續日數(15天)及每年最早發出酷熱天氣警告(5月3日)。

山竹期間各區受到不同的程度的破壞。(資料圖片)

山竹襲港後遺至今仍可見

而踏入2018下半年,最令港人難忘的,相信莫過於是強颱風「山竹」襲港,令香港多區受到嚴重破壞,除了打風前皺紋膠紙被炒至80元一卷,重災區杏花邨在風災後被「發泡膠浪」包圍,以及包括不少百年老樹在內有數萬棵樹木被連根拔起等情景外;當日市民以為留在室內就安全的印象可能也被打破,因為居於高樓大廈的市民會感受到大廈被大風吹至搖晃,又或者擔心玻璃窗被吹爆;此外,新界及離島就有村落斷水斷電等慘況。

塞爆大圍一幕相信港人不會忘記。(資料圖片)

但數到最匪夷所思,相信是山竹遠離香港後,香港人已接續參演一場「末日返工」鬧劇,由於公共交通網絡及各大小道路尚未回復正常,粉嶺及上水等猶如被「鎖國」,有打工仔要爬過塌樹冒險上班,甚至徒步數小時希望尋找交通工具乘搭,但結果仍是未能返回工作地方。事實上,山竹留下的後遺如未清理的塌樹等,是直到現在仍未完全回復原狀。

香港天文台就為紀錄山竹的破壞拍攝了一系列的山竹特輯,希望透過向公眾分析及解說山竹的驚人破壞力,以及所刷新的多項紀錄,從而令大家千萬別對防災掉以輕心,以至未雨綢繆思考如何應對極端氣候。根據天文台資料,當時山竹距離香港1110 公里,天文台已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是有記錄以來最遠的一次;山竹是第二最長的「10號波」,維持了10小時之久,僅次於1999年約克的11小時;9月16日襲港期間發出10號颶風信號,是連續兩年需要發出「10號波」,上一次連續出現「10號波」已是在1960、1961及1962年,當時連續三年發出「10號波」。

聯合國氣候峰會阻力重重。(路透社)

天氣紀錄被改寫或反映極端氣候

環顧全年天氣,2018有很多上榜天氣大事,受5月高溫影響,今年春季(3月至5月)平均最高氣溫被打破,新紀錄是27.7度;新的最高上半年平均最高氣溫是25.3度;全年首個暴雨警告信號的紀錄於6月6日才發出,是自1998年以來最遲;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冬至最高的「日平均氣溫」;入冬以來第二遲發出警告寒冷天氣警告等。

天氣變化不只影響香港,同時亦是全球問題!跳出香港,今年還有一個數字變得非常重要,就是1.5度!事實是,全球暖化問題已變得更為嚴峻。今年12月2至14日在波蘭舉行聯合國氣候峰會,多國代表聚首一堂商討如何執行2015年《巴黎協定》的細節,惟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執意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大使缺席於今年的峰會,令會議失去當今最大經濟體的支持。澳洲和巴西等國家主義政府上台後,對國際間合作的氣候議題興趣大減,伊拉克、伊朗和俄羅斯等國至今尚未核准《巴黎協定》,都成為一大難關。

部分冰蓋一旦消失,將造成災難性後果。(視覺中國)

「關鍵溫度」下調只餘半度空間

然而,在2015《巴黎協定》中定下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的目標今年受到衝擊,這個「關鍵溫度」恐怕要下調至1.5度,因為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刊登的最新科研報告發現,即使是較溫和的溫度上升,冰蓋仍會融化,帶來災難性後果,格陵蘭和南極冰蓋都會在溫度升高2度時達到「臨界點」,一旦達到臨界點,部分冰蓋會永久消失,而這些是不可逆轉的情況,屆時即使成功恢復工業革命前的氣候,冰蓋也無法被穩定下來。來自布魯塞爾自由大學(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的研究團隊更有95%肯定,格陵蘭主要冰蓋會於升溫1.8度下就會永久消失,並釀成災難。

天災及極端天氣數目愈來愈多,颱風、大旱、暴雨等災情更頻繁發生,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早前曾預告,極端天氣只會愈來愈多。踏入2019年,人類相信要付出更多努力去挽救地球,才可避免無法抵擋的天災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