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泰利或生成|天文台料可能「西登」威脅 天文大潮恐致風暴潮

撰文:倪清江
出版:更新:

天文台預測現時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可能在本周末至下周初進入南海東北部並逐漸發展,其路徑仍有不確定性。天文台臚列部份官方氣象機構的預測,歐洲、日本及德國模式都一致顯示該低壓系統會在珠江口以南掠過再「西登」,對港較具威脅,當中德國模形顯示其一個組織完整的颱風;美國模式則完全不同,料該低壓區北在菲律賓向北移,吹襲台灣。

天文台公布低壓系統的路徑概率預報圖,顯示可能向西或向北走,不過較傾向跟歐洲、日本及德國模式,即較大可能「西登」,因此預測下星期二(18日)至星期三(19日,DSE中學文憑試放榜)本港會有驟雨、雷暴及狂風,風勢可能會較大。

天文台指下周的天文潮水位會較高,如該系統採取接近珠江口的路徑並顯著增強,下周中期本港水位有可能因風暴潮而升得更高。

7月12日香港時間早上8時的衛星雲圖,紅圈顯示與低壓區相關的雲帶(影像來源:日本氣象廳向日葵9號衛星/天文台網頁圖片)

周末期間仍然酷熱 提醒高溫天氣可引致狂風雷暴

天文台天氣預測及警告服務科科學主任譚曉晴、張佳駿、陳潤燊周三(12日)晚發表題為《熱到盡頭便打風?》的「天氣隨筆」。文章指出,在高空反氣旋覆蓋下,7月初本港迎來了連續多日陽光充沛及持續高溫的天氣,預料晴朗酷熱的日子還會在本周餘下時間維持,直至周末天氣會開始出現變化,預料高空反氣旋會在周末期間逐漸減弱,儘管星期六和星期日(15日及16日)仍有陽光及酷熱,但高溫天氣有利觸發對流發展,華南沿岸局部地區會有驟雨及有機會出現狂風雷暴,提醒市民進行戶外活動請留意天氣變化。

南海東北部較暖海水及暖濕西南氣流有利低壓區增強

現時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會在接近周末橫過呂宋一帶,可能在周末至下周初進入南海東北部並逐漸發展。受較暖的海水溫度及暖濕的西南氣流輸送,低壓區會逐漸發展,屆時華南沿岸天氣將會漸轉不穩定,會有驟雨、雷暴及狂風,若然該系統進一步接近廣東沿岸,該區風勢會增強。下周二至周三會有驟雨、雷暴及狂風,風勢可能會較大。

向西派:歐日料屬較弱系統 德預測會顯著增強

天文台指該低壓系統移動路徑仍有不確定性,多個電腦模式預測其會在下周初大致移向廣東西部沿岸至海南島一帶,不過移動速度及強度預測仍存在分歧。對比下周二(18日)晩上8時的預測地面天氣圖,日本及德國電腦模式預測該低壓區已到達海南島,但歐洲電腦模式預料該低壓系統的速度較慢,只是剛剛橫過了香港以南的海域;強度方面,日本及歐洲電腦模式預料該低壓系統會維持較弱強度,但德國電腦模式卻認為它會顯著增強。

不同電腦模式預測7月18日晚上8時的地面天氣圖,歐洲及日本模式結果顯示屬較弱系統,德國模式結果則料會顯著增強。(天文台圖片)
美國電腦模式預測7月17日上午8時的地面天氣圖,該低壓系統吹襲台灣。(天上台圖片)

向北派:美模式顯示吹襲台灣

天文台指路徑概率預報圖顯示除了較大機會向西移至南海北部一帶(A路徑),亦不能排除偏東路徑移向台灣至華東沿岸(B路徑)。美國電腦模式預測會大致移向華東沿岸,吹襲台灣。天文台指若然該系統採取較偏東路徑並較遠離廣東沿岸一帶,對本港天氣影響則會較小。

天文台公布的低壓系統的路徑概率預報圖,預測A路徑向西移動,或B路徑向北移動,但較傾向A路徑。(天文台圖片)

天文台表示,雖然電腦模式對該低壓系統的路徑及強度預測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綜合各電腦模式預測華南沿岸周末至下周天氣會漸轉不穩定;而下星期初至中期的天文潮水位會較高,如該系統採取接近珠江口的路徑,並顯著增強,下周中期本港水位有可能因風暴潮而升得更高。

天文台表示會密切監察該低壓系統的發展及其對本港天氣的影響,提醒市民市民應留意九天天氣預報最新預測,對周末至下周的行程,尤其已計劃的戶外活動,作出合適安排和應變準備。

天文台7月13日凌晨0時發表的九天天氣預報。(天文台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