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攝影】 浸大「憧憬世界」教育計劃 相機鏡頭下看世界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日本著名攝影大師森山大道曾經說過「攝影是一種青春的行為」,若沒有青春的感性,他的作品也不復存在,攝影對他來說就是走到街頭,邂逅不同的事物,以攝影方式通往一個新世界。當按下快門的一刻,我們總會對眼前的光景有所感,甚或用這決定性的一瞬間建構一個藝術世界……攝影可以帶我們進入一個微妙境界,讓我們透過鏡頭去探索日常,以不同角度表達自己,而對這一代年輕人來說,攝影不只是一種興趣,也是他們反思生活,展現藝術才華的渠道。

在這個「相機先食」的世代,年輕人習慣用影像記錄生活,攝影與他們似乎密不可分,當他們懂得舉起相機以另一隻眼睛看這個城市時,我們亦希望他們能透過影像發揮創意,以好奇心認識世界。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舉辦的攝影教育計劃「憧憬世界」便為一班中學生提供一系列的校內攝影工作坊,從概念到實踐,帶領學生完成整個創作過程。「憧憬世界」由何鴻毅家族基金於二零零五年創辦,於二零一三年將「憧憬世界」的營運工作交由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執行,並由基金一直資助至今。

「憧憬世界」與不同地區的學校合作,為中學生舉辦攝影工作坊。
「憧憬世界」與不同地區的學校合作,為中學生舉辦攝影工作坊。
2016年於啟德校園為課程參加者舉行迎新日,他們來自不同中學,與計劃團隊共聚學習一整天。

教育融合創作 設資料庫共享教材

「在成長階段讓年輕人接觸藝術十分重要,現時我們面對一個資訊世界,年輕一代對世界的認識全來自媒體,而那些資訊全被別人消化、歸納及整理過,這是一個抽象、不具體的世界;相反,他們需要多接觸真實的世界,自己去感受並吸收經驗。」練錦順是「憧憬世界」計劃的其中一位藝術導師,在今年的課程中教授影像創作,與學生探討光和時間,讓他們利用影像展現美和意義。

有別於一般學校的藝術課堂,「憧憬世界」鼓勵學生主動走出課室,與社區連結,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當中的藝術導師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藝術家,計劃更為他們提供培訓及進修活動,將教學融合創作發展,讓藝術導師團隊基於自己的背景和意向為學員設計課程。而為了鼓勵開拓創新的教學模式,推動師生互動及學生自主,計劃更設立「憧憬世界」網上攝影教材資料庫,集合藝術導師悉心設計的練習,供藝術教育工作者及學校視覺藝術老師免費使用。

藝術導師除了能共享教學資源,也將知識回饋學生,為學校及社區團體制訂工作坊,引導學生認識攝影,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今年的課程就以社區、自我、環境、影像創作及日常生活作主題,讓學生透過影像觀看城市、內心、大自然等,了解自己及世界。

「一趟發現的旅程」展示學生作品

「一趟發現的旅程」是今年「憧憬世界」年度展覽的主題,回歸到攝影的原點,捕捉影像其實就如一場旅程。展覽讓學生經歷完整的創作過程,也讓公眾參與其中,由三月至六月,學生作品已陸續於學校或社區展出,期間更有不同的交流,讓學生分享經驗,令更多年輕人受惠。另外,計劃為了推動舊生持續探索攝影的世界而設立「舊生會」(Buddies Programme),讓已離開校園或已有基本攝影技巧的舊生有持續進修的機會,部分舊生更能成為計劃的助教,發展教學及創作的潛能。此外,獨立電影工作坊亦是計劃的焦點之一,課程由影評人葉七城主持,帶領學員欣賞電影、發展故事意念、創作劇本、拍攝短片,讓學員逐步認識電影及經歷當中的製作過程。「憧憬世界」多元而全面的教學為不少學生提供接觸攝影藝術的機會,讓年輕一代能積極發展內在,展現才華。

當中的進階課程為舊生而設,透過不同的活動及培訓,鼓勵他們創作。
周立進攝影作品,2013/ 14年度課程學生,現為計劃助教。
「憧憬世界」為學生開辦作品展覽,讓公眾一起參與,分享學生的學習成果。

詳情瀏覽:http://toe.org.hk/

Facebook:https://bit.ly/2vCgU0L

IG:https://bit.ly/2HT1M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