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月尾都手緊? 理財小貼士:別被限時、限量所迷惑

撰文:伍進權
出版:更新:
每逢月尾,財政狀況再次緊張?是收入不足定還是支出太多?明白4個理財消費小貼士,從規劃支出入手,就可達到明智消費,令每次開支都有所值。(Getty Images)

每逢月尾,可用開支已經用得七七八八,出糧戶口又未有進帳,還得預留一筆支出,支付各類月結單,手頭時時緊絀。如果對以上情況頗有同感,就得開始好好檢討一下個人財政狀況,究竟是收入太少,定還是開支太多?縱使如此,消費依然是生活必備的一環。除了爭取「開源」,增加收入途徑以外,節流又是讓儲蓄較為充裕的途徑之一。以下4個日常理財小貼士,雖然不會令你立即變成千萬富翁,但起碼能幫你積少成多,少花「冤枉錢」,達到明智消費。

認清自己的生活基本需要和財務狀況,是理財的起點。列明自己的需要,計算支出和貨品服務用量,就可延遲支出,省下各種不必要的開支。(Getty Images)

1. 認清自己的生活所需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活方式,從而引申出多樣化的生活需要。縱使錢來錢去是生活常事,將錢花在必要的地方看似是老生常談,但面對住種種看似物超所值的購物優惠與附帶服務,就叫許多自問精明的人自願花費購多,換來一大堆毫無用處的服務與用品。如看看家中,如發現時常存積有一大量尚未開封,或者是使用次數為數不多的用品時,就是常花「冤枉錢」例證。消費之前,大可事先動用現有資源,如先用畢現有的用品,就可減省支出,延遲開支。除此之外,又可列出使用資源或服務的習慣,預算消耗時限,免得重複花費。

2. 選擇能夠用盡的服務

有見及此,智明消費之前,先要對自己誠實,了解日常生活習慣。購買健身會藉就是一例。許多人參與健身以前,總會抱著每星期都能定時定候,又能隨時隨地到健身中心準時報到,快速做機減磅的夢想。在推銷員與個人夢想慫恿之下,花費數以十萬購買夢想的人亦大有人在。只要細心了解自己的需要,便可發現一般人只會花每星期一至三日健身,而康文暑及屋苑會所內的健身設施就能滿足基本的健身需要,那又何必大灑金錢,買一個未能用盡的「夢想」?

預期情況與現實出現落差的主因,是了解自己不多的原故。綑綁式貨品服務(買一送一之類)、限時優惠和減價季節的重點,不在於貨物是否品超所值,反而在於該以上優惠產品和服務,又能照顧真實的生活需要嗎?與其花費更多,換來一堆用不著的貨品或服務,在消費之前,大可尋求單一貨品或服務,分拆支出,價格總會更為相宜。

明智消費的概念,簡單而言,就是在對的時候才購買符合生活需要的用品。拋開消費的衝動,學會節制,就能培養出一套簡易的理財態度——應洗得洗。(Getty Images)

3. 衝動消費過後 發現總有替代品 

把話說白了,許多人被限時、限量和限定推出等字眼吸引,無疑是勾起了心中對缺乏的想像,以為「蘇州過後冇艇搭」。在事實上,時候一過,貨場又會推陳出新,貨品從不短缺。例如日本直送水果,時常標以「期間限定」四字。若然逛久了超級市場,就可發現「期間限定」過後,又會有同貨品伴隨「期間限定」四字推出,仔細思索過後,就能明白所有限定貨品從不限定。容易「感情式消費」的人,每當遇上以上情況,就會製造多個購物理由,說服自己安心消費。只要明白貨品從不缺乏的事實,就可減省「感情式消費」的慾望。

4. 規劃支出 培養節制能力

凡基礎的理財課程,總會先教人收入與支出兩個概念。消費換言之又是支出。管好自己的開支,就能減省無謂的消費。簡單來說,大可定期規定儲蓄或支出限額,並以倒敍式規劃方法,先減去儲蓄目標和基本開支,如:交通、電訊服務和租金等基本生活費,餘下來的金額就是可用支出,「睇餸食飯」,按預算生活,養成節制消費的習慣,從中了解支出項目及用處,加以調節,學會應使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