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追尋香港隱世非遺蹤跡 總有一項在你身邊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因應最近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現已暫停開放博物館及轄下場地及活動,包括三棟屋博物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舉辦的所有活動,直至另行通知,大家記得密切留意網上公布。

每個城市的發展背後都有一段歷史。即如香港,由昔日的小漁村蛻變成今天的國際金融都會,海旁的木屋慢慢發展成甲級商廈,一些流傳已久的傳統習俗、民間工藝、表演藝術也受著時代的洗刷而褪色,甚至消失,部分轉而潛藏於生活的某個角落。每日為稻粱奔波的我們若能放慢腳步,其實不難發現身邊存在著這許多屬於我們共同擁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

攝影:歐嘉樂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設於三棟屋博物館,而這間博物館本身亦承載著本地客家圍村的歷史。

三棟屋處處非遺蹤影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大家較為熟悉的有涼茶、粵劇、港式奶茶製作技藝、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天后誕、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遊涌、大坑舞火龍、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紮作技藝、戲棚搭建技藝和斲琴技藝等。

近年,政府致力保存及推廣這些非遺項目。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於2015年5月正式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非遺辦事處),專責記錄、研究、保存和傳承非遺的工作,以及通過教育及推廣活動,提升公眾對非遺的認識。

非遺辦事處在荃灣三棟屋博物館設立了「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三棟屋原是一條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圍村,修復後成為博物館,除用以展示三棟屋村這極具客家文化的建築及居室特色外,還定期舉辦展覽、講座、研討會、傳承人示範和工作坊等,鼓勵市民參與,讓香港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給三棟屋這個別具歷史價值的客家圍村賦予多一重意義。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 (三棟屋博物館)
地址︰荃灣古屋里2號
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ICHO/zh_TW/web/icho/sam_tung_uk_museum.html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定期舉辦展覽、講座、研討會、傳承人示範和工作坊等,加深市民對非遺的認識。

非遺面面觀

香港現時的非遺清單共有四百八十個項目,這裡選了幾個項目為大家介紹一下。

紮作

昔日每逢中國的大節日,各家各戶都喜歡用傳統紮作品增添喜慶氣氛。紮作以簡單的材料如竹篾、鐵線、紗紙和彩布製作紙製品,上面多飾以龍、獅、麒麟等神獸,以至傳說中的神仙人物。香港一般於傳統節慶祭典、民間宗教儀式均會使用到紮作品,因此紮作承載了不同族群的歷史、文化,具備了重要社會和文化價值。二十世紀初,本地紮作行業更迎來了最興旺之時光。當時手工花燈受到外國遊客歡迎,在1960年代更成為流行的出口貨品,經常出口至英國、美國、瑞典及加拿大等國家。時至今日,紮作隨著神誕、盂蘭勝會等節慶規模縮小而式微,紮作品的需求下降,入行人數漸少。不過與此同時,部分紮作師傅為此與不同機構舉辦工作坊,傳授傳統技藝,並嘗試創作結合傳統工藝及現代意念的新式紮作品,吸引更多年輕人學習,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紮作師傅許嘉雄悉心教授參加者紮作六角燈。

木偶戲

木偶戲相對是大眾比較熟悉的非遺項目,常見於節慶、廟會、廟宇開光或神功戲等場合。木偶戲又稱傀儡戲,可分為杖頭木偶、提線木偶、掌中木偶、皮影木偶等類別,各有不同操縱技巧,但主要均靠藝人操控,賦予木偶以生命,使木偶栩栩如生。木偶藝人帶著木偶四處表演,這行業曾經盛極一時,但隨着時代進展,帶來新興娛樂事業,香港的木偶表演亦漸式微。政府為保存這項傳統表演藝術,近年不斷與本地的文化組織合作,邀請木偶劇團於社區表演,向新一代推廣木偶戲。

黃暉師傅為推廣木偶戲不遺餘力,經常在不同活動中演出及教授青年人如何操控木偶。

南音

音樂是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各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流行音樂。二十世紀初流行於香港的南音正是其一。南音是廣府話說唱的曲藝,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在1920年前主要由失明藝人在茶樓、酒館等場所演出。及後更慢慢由粵劇、粵曲所吸收,至1950、60年代仍然會於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節目中播放。南音演唱者一般多以古箏、椰胡等樂器伴奏,並用拍板敲擊節拍説唱。歌曲内容大多以社會基層的生活困境為主。今天的南音早已脫離主流音樂,但在現代粵劇、粵曲中也不難發現南音的元素。

南音已被納入首分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非遺辦事處舉行的「南音遊記 ─ 行到邊 ‧ 唱到邊」,邀請藝團「一才鑼鼓」由去年一月至今年六月期間,遊走全港十八區,除演唱傳統南音曲目外,更會為各區重新撰寫曲詞,用南音細說社區歷史及文化風貌,為觀眾帶來深度的文化體驗。

「南音遊記 ─ 行到邊‧唱到邊」將遊走全港十八區,用南音細說社區歷史及文化風貌。

大家如對非遺辦事處舉辦的活動有興趣,可到其網址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