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美元人民幣同步走弱 匯率正經歷貿易戰「脱敏」

撰文:王雨辰
出版:更新:

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何時會簽定?赴倫敦參加北約峰會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稱,中美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可能要等到2020年11月美國大選後完成。幾個月以來,中美雙方都表示,談判已經接近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由於二十國集團峰會(G20)取消,原定簽字儀式被推遲,一拖再拖的貿易談判也再次產生變數。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原定在12月15日加徵的關税將立即生效。不過,一直對貿易戰非常敏感的匯率市場正悄然發生變化。

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匯率和美元指數同步走弱。打破了長期以來「你強我弱」的交替領先格局。人民幣匯率在回到「7」關口上方後,緩慢貶值,在岸、離岸人民幣兑美元雙雙在7.04附近。幾乎在同一時段,美元指數從98.55高點下挫至目前97.5。

2018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與中美貿易戰走勢密切相關。(VCG)

美元下跌空間有限

美元走弱,與主要是近期公布美國製造業、服務業等數據不及預期有關。其中,美國11月服務業活動放緩,因對貿易緊張局勢和工人短缺的擔憂揮之不去,這可能重燃對經濟健康的擔憂。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表示,美國11月非製造業活動指數從10月的54.7下跌至53.9,且低於預期的54.5。ISM美國11月非製造業企業活動分項指數為51.6,預估為56.1,10月為57.0。

此外,美國與巴西、法國貿易爭端升級,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貿易放緩,美國經濟前景擔憂。另一方面,美債收益率下行,市場儘管預期12月美聯儲保持觀望,但對明年降息預期較強等,拖累美元走弱。

中國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從美元走勢來看,預計下行空間有限。首先,短期看,貿易摩擦升温避險需求重燃對美元構成支撐;第二,就目前歐美經濟體之間經濟格局,美國經濟相對歐洲、日本基本面依然強勁,歐、日經濟仍遊離於衰退邊緣;第三,歐美央行之間的「匯率戰」,這裏所說的「匯率戰」是指兩者央行競相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期通過匯率對衝經濟不確定性。

歐、日屬於外向經濟體,與美國在汽車、飛機等諸多行業競爭強於合作,通過貨幣政策傳導影響匯率也能減少彼此之間關税調整的衝擊。

基本因素將主導人民幣匯價走勢

而對於人民幣來說,近期走弱主要是基於美國連續通過多個涉及中國內政的法案。引發中國國內民族情緒反彈,令中美貿易談判蒙上一層陰影。但是,儘管民意洶洶,從中國官方與美國官方的表態中可以看出,雙方似乎都在有意切割中美貿易談判和涉疆涉港問題。因此,單就貿易戰對匯率走勢的影響已經大不如前。經過一年多打打停停的貿易摩擦,包括匯率在內的金融市場正在經歷「脱敏」。

從基本面與政策面看,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整體回暖,顯示中國經濟韌性與前景改善,也進一步對匯率走勢形成支撐。

周茂華認為,從人民幣走勢看,貿易談判進展不利勢必對人民幣兑美元匯率構成負面影響,但隨着市場心理預期調整,心理承受能力增強,貿易戰對匯率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小。人民幣匯率的漲跌更多與中國國內經濟基本面掛鈎,相比2019年三季度內外環境看,近期數據顯示經濟基本面前景改善,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基調,財政政策也會在2020年開年再次發力。與此同時,貿易爭端對美國經濟拖累逐步顯現,美聯儲政策保持寬鬆格局,這些因素都決定人民幣短期單邊走弱概率偏低,但雙向波動的格局依然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