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會議之後:李克強善後疫情經濟 郭樹清準備「精準拆彈」

撰文:于小龍
出版:更新:

8月17日,中共北戴河會議剛剛結束,中國經濟新動向已經初露端倪,應對疫情恢復經濟已經進入掃尾階段,即將進入一個以建設「國內大循環」為主,準備迎接更大風險和困難的新時期。一方面,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李克強國務院常務會議(簡稱國常會)善後疫情經濟,保持經濟穩定復甦;另一方面,中國央行黨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在準備應對金融風險「精準拆彈」。

8月17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常會。在中共北戴河會議後,穩定經濟恢復成果,落實財政資金將成為中國國務院系統的主要分工。(Reuters)

8月17日,中共北戴河會議剛剛結束,李克強隨即主持召開了國常會部署工作。此次國常會要求,將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深入做好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同時進一步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落實「保就業」等「六保」任務。

按照從此次國常會透露的資訊,截至8月上旬,中國政府2020年新增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財政資金中,3,000億元已經絕大部分用於減稅降費;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除按規定比例預留的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外,97.8%已分配下達市縣。從政府資金上來看,任務已經接近完成。

中國政府顯然正在努力完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刺激經濟復甦的任務的掃尾工作。下一步主要將是來自基層政府的資金落實工作。此次國常會要求,市縣政府必須將已下達的資金加快用到市場主體和民生上,對分配遲緩、資金閒置的,要採取必要措施督促整改。與之同時,中國政府將展開的資金走向、用途的監察工作,通過動態跟蹤、建立直達資金專項國庫對賬機制、以及中共的紀律檢查機制,資金使用做到賬目清晰、流向明確、賬實相符,切實落到實處,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除了財政資金的使用外,為形成長效的企業扶持機制,促進經濟進一步復甦,此次國常會還要求積極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措施,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要繼續落實好為市場主體減負等金融支持政策。這是此次國常會的主旨。

為了配合中共的下一步政策實施,8月17日,中國央行也恢復了中斷段多時「貨幣釋放」工作。中國央行對8月即將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進行續做,「一次性續做」規模達7,000億元,極大地超出了市場預期近1,500億元。

一切政策的變動都在透露著一個資訊,在剛剛落幕的此次北戴河會議上,中共高層已經就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和未來的政策達成了共識——儘管中國政府正在有計劃地退出經濟刺激政策,以準備應對更大的經濟威脅和金融風險,但是對於之前的應急政策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連續性。

不是中共要實停止經濟刺激、停止貨幣「放水」,而是政策和方向都沒有明確。如今政策一旦明確,資金就如約而至,特別是中長期流動性供應不足和銀行資金下降過快的問題將得到緩解。尤其是隨著8月和9月地方債發行高峰的到來,以及各疫情之後各大項目的投資落實,下一步中國央行還必將進行更多流動性的釋放,以實現「合理充裕」的調控目標。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又將重啟「資金」寬鬆的狀態,資本市場是否又將迎來又一輪資金推動型上漲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分析人士指出,不應忽視在此次國常會上除了落實財政資金之外,中國政府對「不搞大水漫灌」的重申,尤其是「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表述。這意味著央行的貨幣釋放操作更多的只是為了疫情經濟刺激政策的善後,而不是方向性的「寬鬆」。

今後的資金釋放無疑將伴隨著更多的視窗指導。在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防範通脹的基礎上,中國的貨幣政策將強化財政、金融、就業、產業政策的協同配合。尤其是隨著後疫情時代的來臨,應對新的金融風險和外部威脅已經成為了首要任務。中國的貨幣政策和經濟政策將更多地傾向對於金融機構的繼續改革,資金應用也將傾向經濟「痛點」的疏通,以加速中國國內經濟大循環的建立。

8月16日,郭樹清在中共官媒《求是》雜誌發表文章表示,中國金融體系勢必遇到很大困難,世界可能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視覺中國)

其實,這一點8月16日郭樹清在中共官媒《求是》雜誌的撰文中就已經透露。

「2019年銀行業新形成2.7萬億元不良貸款,出現疫情『黑天鵝』後,資產質量加倍劣變不可避免。由於金融財務反應存在時滯,目前的資產分類尚未準確反映真實風險,銀行即期賬面利潤具有較大虛增成分,這種情況不會持久,不良資產將陸續暴露。」郭樹清在撰文中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金融領域出現新的重大挑戰,既要「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又要「分類施策、精準拆彈」。

在穩定大局方面,郭樹清表示,中國政府將全力推動國民經濟恢復正常循環,通過金融手段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在具體實施中,中國政府將通過加快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式,推動融資便利化,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健全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矯正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兩種不良傾向。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引導理財、信託、保險等為資本市場增加長期穩定資金。

在「精準拆彈」方面,郭樹清認為,中國政府應盡最大可能提早處置不良資產。尤其在疏通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的政策堵點方面,將通過制定切合實際的收入和利潤計劃,增加撥備計提和資本補充,同時利用撥備監管要求下調,騰出的財務空間,加大不良資產處置。

與此同時,防止高風險影子銀行的反彈回潮也依舊將是中國政府的重要工作。郭樹清表示,在中國影子銀行生存的土壤尚未完全剷除,稍一放鬆監管,極可能全面回潮,導致前功盡棄,因此要保持戰略定力,對高風險業務保持高壓態勢。在未來,中國的「金融整肅」風暴還將繼續。

下一步,中國將針對不同風險的機構,實施分類管理、精準施策。郭樹清透露,中國政府正在制定「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並將對於名單內的金融機構,組織制定恢復與處置計劃。其中對高風險金融集團,依照既定方案和分工依法依規處置。而城市商業銀行和信託機構將加強專業指導。而對於農村金融機構則將採用多種方式補充資本、引進戰略投資者的方式鼓勵發展。並且中國政府還將實施切實加強金融消費者教育和保護的機制,加大對於金融腐敗、利益勾結的嚴厲打擊。

而在國際層面,中國也已經做好了迎接最壞情況的準備。郭樹清表示,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當前美國這種前所未有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也消耗著美元的信用,侵蝕著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礎,會產生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新興經濟體可能面臨輸入型通脹、外幣資產縮水、匯率和資本市場震盪等多重壓力。更嚴重的是,世界可能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為此,中國政府將在穩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同時,提高宏觀金融管理和防控風險能力,及時發現並有效阻遏外部衝擊向國內擴散。

「今後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供需兩端、國內外兩個市場同時承壓,金融體系勢必遇到很大困難。」這是郭樹清的判斷,也是中共領導層對於未來一段時間內經濟形勢和風險的判斷。而在此次北戴河會議之後,中國政府在穩定疫後經濟恢復的同時,顯然已經提前就經濟風險的應對和人員分工作出了安排。一方面,由中國國務院系統主持疫情善後工作,確保經濟穩定復甦;另一方面,由中共直接管理金融,加大金融改革對實體經濟的支撐和指導,同時完成對金融風險的「精準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