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攻略】港股成交萎縮 港交所股價下沉壓力增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港交所(0388)股價近期受社會局勢、科創板競爭、百威亞太擱置上市等一系列消息影響,股價月初升破280元後,及後便無以為繼。港交所周二(30日)升0.5%,收報266.4元,受制10天平均線。
近期港股交投水靜鵝飛,連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指要研究分析。有專家則指,目前社會氣候直表接影響市投資者情緒。在本港前景不清晰,大家對股市沒有任何憧憬,加上經濟有下行趨勢,投資者信心難免受影響。若市況維持到8月依然反覆,料港交所股價難有起色。

7月港股淡靜 兩日全日成交不足600億元

中美貿易局勢不穩,加上本港社會事件的內憂外患影響下,港股近月交投持續淡靜。綜觀7月港股成交額,有4分之3的交易日子的成交額不足700億元,其中兩日成交額更跌穿600億元,僅得約560及590億元。而四至六月的日均成交額,亦較去年同期分別跌4%、7%和24%。

交投淡靜對港交所影響究竟多大,據港交所今年首季業績,收入及其他收益為42.88億元,若分項不計及投資收益或上市費收益,「交易後業務」分部佔11.03億元,其次是「現貨」收入佔6.75億元,「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佔6.49億元,三項與大市成交密切相關的分項共佔24.27億元,即整體收入近六成。

百威煞停上市 新股市場淡靜

去年,因來港上市公司數目增加,港交所名列IPO集資額的全球榜首,10年內第六度稱冠,帶動上市費亦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原定在今年7月19日上市,擬集資760多億元並有望成為全球新股集資王的百威亞太,臨門煞停上市計劃。原來熱鬧的上市新股市場轉趨淡靜,上市公司數目寥寥可數。

統計百威亞太7月13日宣布煞停上市後,7月16日有6隻新股如期上市,其後兩星期則只有晉商銀行(1073)在內的3隻新股上市,非常淡靜,可能要待正醞釀來港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正式落實,才可重新激活目前一片死寂的新股市場。

百威亞太宣布煞停上市後,新股市場淡靜。(余俊亮攝)

科創板「吸水」?

不過,上市費佔港交所去年收益其實不足一成,影響港交所收入及盈利較多的仍是港股交投,近日港股交投轉弱,有意見認為與上交所科創板在7月22日開板有關。科創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一周平均升幅140%,炒風熾熱,一周累計成交達1,428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滬深兩市約8%的成交量,市場認為會削弱北水南下意欲,令港股近日成交萎縮。

李小加日前重申科創板不會為香港帶來競爭壓力,反認為可激發市場活力,舉例20多年前沒有A股市場,香港只有3萬億市值,A股市場經多年發展後,港股市場規模增至40萬億元,證明中國愈成熟,需球也會愈大。

而不久之後,港交所和上交所亦於7月尾共同發出公告,指兩家交易所就科創板A+H公司,就充納入滬深港通範圍安排達成共識。除了科創板,市場亦憧憬本港的同股不同權股份能納入互聯互通,以及很快將推出的MSCI A股期貨等,有望成為港交所盈利增長的催化劑。

科創板7月22日正式開板,有意見認為會影響北水南下意欲。(新華社)

大行齊指港股疲弱 削港交所盈利預測

港交所將於8月14日公布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業績,投資大行又如何看呢?野村發表報告指,香港股票市場動力疲弱,第二季日均成交額按季下跌6%,按年計更下跌13%,至僅950億元,預期港交所今年第二季盈利將按季跌11%,按年計則下跌6%。

該行亦下調港交所2019至2021年的日均成交額預測分別8%、6%及6%,至1,020億元、1,190億元及1,320億元,並因而下調集團今明兩年純利預測5%及2%,但仍然維持港交所「買入」評級,只輕微下調目標價至309元。

高盛早前發表報告,則將港交所削至「沽售」評級,目標價下降12%,由270元降至238元,原因是市場高估港交所今年2月份宣布戰略性舉措的潛力,包括中概股來港第二上市、推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加上,港股成交量低迷,對第二季業績或帶來負面影響,並因應成交量疲弱,下調港交所2019至2022年盈利預測分別6%、9%、9%和9%。

郭思治:社會問題最影響港股成交

帝鋒證券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郭思治指,近期股市低迷,7月更有兩日只得500多億元的成交額,在此情況下,「港交所股價唔可能做好」,加上百威亞太擱置上市,社會氣候不穩,令整個市場彌漫著不明朗情緒,若市況到8月依然反覆未見起色,料港交所股價會繼續疲弱。

他提到,最影響市場氣氛始終是近日的社會問題,「大家對港股無任何憧憬,前景睇得唔清晰,加上經濟明顯下行趨勢,最大影響投資者信心」,故操作上,建議不宜短炒,起碼待中美和本港局勢明朗化,如果作中線部署,由於1手僅100股,可分注逐手買入。

至於科創板有否「吸水」,他認為港股成交下跌有很多因素,而科創板屬新事物,待北水炒賣一輪後,再觀望港股成交變化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