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資產|幣圈爆煲無阻香港虛產之路 STO勢掀傳統金融大變奏

撰文:翟梓謙 詹詠渝
出版:更新:

香港近日發布了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又在10月底舉辦的金融科技周,請來多位重磅嘉賓線上及線下出席,其中FTX創辦人「薯條哥」Sam Bankman-Fried 亦是座上客。可是,事隔不足一個月,這間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竟「爆煲」收場,牽連甚廣,不少人血本無歸,為虛擬資產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

幣圈腥風血雨,但與此同時,港府卻計劃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難免令市場抱有懷疑。不過,發展虛擬資產市場,絕不限於加密貨幣零售化,更重要的是,香港如何利用虛擬資產市場,融入傳統金融服務,其中證券型代幣發行(STO)料是未來的主流融資模式之一。

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港府發布虛擬資產在港發展政策宣言,涵蓋願景和策略、監管制度,以至對於開放投資者接觸虛擬資產的取態。圖為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張浩維攝)

儘管FTX破產一事幾乎在幣圈投下原子彈,傷亡枕藉,但未有阻礙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虛擬資產中心的決心。

政府的政策宣言提及到,分布式分類賬技術(DLT)和Web 3.0有潛力成為金融和商貿未來發展的趨勢,只要得到妥善監管,這些技術將能夠提升效率和透明度,從而減少甚或解決目前在結算和支付等方面出現的問題。

此外,香港亦計劃將加密貨幣零售化,證監會將會就新發牌制度下零售投資者可買賣虛擬資產的適當程度展開公眾諮詢,政府已表明對香港引入虛擬資產 ETF 持歡迎態度。

(香港01製圖)

虛產市場漸見成熟

近年,面對區塊鏈、加密貨幣的狂熱,隨之以來更有「NFT」、「Web3.0」、「元宇宙」等等,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亦不得不踏出重要一步,決意發展虛擬資產市場。

專門研究區塊鏈技術的香港科大商學院副院長及會計學系副教授黃昊稱,早在2016年,港府已經開始探討虛擬資產的可能性。而昔日與今天最大的分別是,目前已經摸索到DLT技術能夠帶來甚麼優勢,以至從資本市場來看,虛擬資產亦漸見成熟。

黃昊提到,幾年前加密貨幣被視為投機性投資(Speculative investment),但時至今日,包括家族辦公室在內,不少機構投資者都開始參與相關投資。即使經過近期的幣圈風雨,資料顯示,加密貨幣的總市值仍超過8,000億美元﹙6.24萬億港元﹚。因此,黃昊相信虛幣零售化能夠豐富投資選擇,即使散戶沒有加密貨幣錢包,都可以透過傳統金融服務,增加這方面的倉位配置。

港府對虛擬資產市場「釋出善意」,業界亦感鼓舞。HKbitEX聯合創始人與首席策略官盧廷匡認為,現在香港發展虛擬資產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讓大家更加正視安全、合規等問題,「在缺乏監管下,若將加密貨幣匯款轉入銀行,銀行或會質疑這是可疑交易,並凍結資產,但當政府設下框架後,銀行、券商、資產管理公司、交易所托管公司等合法合規的持牌機構便可一起運營,相信短期內助香港市場帶來新突破。」

盧廷匡認為,在缺乏監管下,若將加密貨幣匯款轉入銀行,銀行或會質疑這是可疑交易,並凍結資產。(梁鵬威攝)

三項試驗計劃 STO最有睇頭

要發展虛擬資產市場,可以有眾多原因,但路該怎樣走,業界也有眉目。政策宣言提到三項試驗計劃,其中包括綠色債券代幣化,這或是本港虛擬資產市場發展,以至提升傳統金融效益的重大試驗。

綠債代幣化,所涉及的是證券型代幣發行(STO),即是將區塊鏈技術與受監管證券市場的要求相結合,以支持資產流動性及更廣泛的融資管道。STO透過區塊鏈技術中智能合約的編程,將利息、分紅等編入證券中且自動化執行,並具備「7x24」全天候交易、「T+0」同步完成清算,通通都是傳統證券無法提供的優勢。

(香港01製圖)

新突破也見於交易效率,碳世界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周曉殷,曾在香港擁有牌照的兩間虛擬資產公司OSL及HashKey工作,他表示,區塊鏈加快了結算及交易的效率,因其省卻了清算及交收的環節;加上分布式分類賬技術是去中心化及不可篡改,「只要上了鏈,大家就會知道(所有數據),大大提升效率。」

周曉殷解釋,當STO上了交易所後,便可實時看到它的交易價格。(余俊亮攝)

STO增長空間龐大 單計亞洲料近60萬億港元

周曉殷續解釋,當STO上了交易所,便可實時看到它的交易價格,「不像以往的債券多數只在場外交易(OTC),由於報價需要實時的內含價值,它可利用區塊鏈技術,計出一個公允價值,變相可以直接看見一個直觀的價格,促進交易者的效率。」簡而言之,政府推出債券代幣化,最大好處是提高效率及增加債券流動性。

Beam+創始人兼美亞娛樂聯席董事李濠旭直言,以STO發行債券,在金融業上,是一個很大的嘗試。「當未來所有資產都利用智能合約,只要簽了智能合約,便會自動執行。例如現時出現債務違約,抵押品為一層樓,便需要透過司法程序去賣樓抵債,過程耗時及花成本。然而,智能合約可以直接解決問題,一旦違約抵押品便自動轉讓至債主,可以在幾分鐘甚至幾秒之間已經完成。」

今年7月,BC科技集團發行比特幣掛鈎的美元債券,旗下 OSL 便通過私募方式進行STO,向專業投資者分銷證券型代幣。(OSL官方網頁)

目前,STO在本港仍在初步發展階段,而香港亦只有兩家持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可以提供相關服務。今年7月,BC科技集團發行比特幣掛鈎的美元債券,旗下 OSL 便通過私募方式進行STO,向專業投資者分銷證券型代幣。該批STO代幣使用以太坊區塊鏈開發,帶有固定利率票息,以及與比特幣表現掛鈎的額外票息。

從規模而言,STO的增長空間極為龐大。根據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bitEX)在2021年發表有關STO的報告,目前全球從STO籌集的資金總額已超過3.6億美元﹙28.1億港元﹚。報告估計,單在亞洲潛在市場規模便高達7.5萬億美元﹙58.5萬億港元﹚。業界認為,STO日漸被視為傳統發行債券及股份的主流集資方式以外的另一選擇。

德勤發表報告更認為,全球碳排放配額交易、廢物管理、太陽能等各種綠色金融項目,正在進行區塊鏈實施和測試。未來香港能夠吸引更多發行人通過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募集資金,從而實現其成為領先綠色金融中心的目標。

李濠旭直言,當未來所有資產都利用智能合約,只要簽了智能合約,便會自動執行。(梁鵬威攝)

傳統公有鏈做法 須改變

或許有人會好奇,區塊鏈技術標榜去中心化,為何STO能夠進入金融系統?科大黃昊解釋指,的而且確,在傳統的公有鏈(Public chain)上,各方有相同的權力,而在匿名的情況下,要透過「礦工」將每筆交易寫入區塊鏈,當新區塊加入區塊鏈後交易便獲得確認,是不可以被取消或篡改。

然而,當STO融入傳統金融時,情況便有別於外界一直以來所理解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央行肯定會有權限,所以傳統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是不可能存在。」再者,從效率方面看,傳統公有鏈效率較低,挖礦需時,「每秒鐘只能應付幾個或幾十個交易」。黃昊強調,傳統金融機構是不太可能採用同一模式。

他又指,參考香港交易所(HKEX)、新加坡交易所(SGX)、澳洲證券交易所(ASX)等,均有一些項目把系統放在DLT之上,它們都擁有中心化權力,可以編寫、核准,甚至還原交易。

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霎時間令虛擬資產市場信心崩塌。圖為FTX創辦人「薯條哥」Sam Bankman-Fried。(Getty Images)

由LUNA幣爆煲暴瀉99%,至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種種「黑天鵝」事件已令虛擬資產市場陷入混沌。不過,即使新加坡投資基金淡馬錫亦因FTX而損手,但風險並未有傳導,甚至危害金融系統。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最近便表示,加密貨幣的危機相當於業內的「雷曼時刻」,但認為波動並未蔓延至銀行業。

「雖然有不少機構投資者參與FTX的投資,但大多不是傳統投資者。這個行業生態都是以交叉持股(cross-holding)為主,所以受影響的都是『自己友』,對其他公司影響不大。」黃昊又指,即使幣圈爆發「雷曼時刻」,但卻不見監管機構「 Bailout﹙拯救﹚」,可見風險未有傳導至傳統金融系統。但黃昊相信,當區塊鏈與傳統金融愈來愈接近,一旦發生危機,便有可能出現風險傳導。

高回報、高風險,將風險納入監管框架內在所難免。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亦坦言,虛擬資產有泡沫風險,「若說是沒有泡沫,是痴人說夢」,但正如千禧年出現的「dot-com」,儘管有泡沫出現,但不能否認其發展的重要性。虛擬資產如是,只有將其納入監管,市場才能有序發展。

(香港01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