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香港經濟把脈 馬時亨贈政府八字真言 慎防公共財政添壓|專訪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本港踏入疫後復甦之路,惟表現差強人意,次季GDP按季收縮,僅增1.5%遜預期,各大支柱行業表現均見倒退,當中進出口業每況愈下,而被視為反彈動力的消費及旅遊業亦「死火」。

富衛集團﹙FWD﹚主席、前財庫局局長馬時亨接受《香港01》專訪,開門見山大談本港經濟前景,慨歎眼前狀況為20年來最差時刻,更擔心經濟問題或催生公共財政壓力,不過,危中有機,他贈八字真言,望政府可盡快解決經濟困局,又引特首所言,港人「有橋」、「識得靈活走位」,香港每次都變得更成功。

撥開疫情陰霾,盼來中港通關,香港經濟卻停滯不前。標普全球最新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本港7月和8月PMI連續兩個月低於50榮枯線,反映私營經濟持續疲弱。

與此同時,被視為經濟增長動力的消費及旅遊,由於港人北上熱潮,以至訪港旅客數目不如理想,整體增長放緩,再加上投資開支下降和進出口貿易低迷影響,今年次季GDP按年增長1.5%,遠低於市場預期的3.5%。

本港踏入疫後復甦之路,惟經濟表現差強人意。(資料圖片)

港「腹背受敵」  金融業淡靜「好麻煩」

曾是財金高官,又於商界打拼多年的馬時亨慨歎,香港處於20年來最差時刻,整體經濟疲弱,各行各業面臨困境,他直抒不少人的心聲︰「點解傷呢,﹙因為﹚以前梗有一瓣掂,但今次係幾瓣都衰!內房債個個朋友都有,輸晒;股票又跌,炒樓又跌,個個窮咗,點洗錢?」

為何香港走進如此困局?他解釋,是因為「腹背受敵」。一邊廂,地緣政治令到外資流入減少,「唔係淨喺我哋,最慘(外資)喺連內地都唔去!」另一邊廂,內地經濟受到內房債務危機等影響,「以前我哋背靠祖國,依家祖國自己都好多問題,無得『背』。」

結果,作為本港經濟重鎮的金融業大受打擊,處於「捱打」狀態,馬時亨稱:「金融市場淡靜好麻煩,因為金融業本身帶起好多嘢,例如無人上市,銀行、律師行、會計師行都無生意。」

雖然本港失業率持續下降,最新就業不足人數降至3.89萬人,但馬時亨認為,數據只是反映中下階層有工作,不少消費能力較強的高層打工仔,面臨失業或收入「縮水」危機,從而導致消費力大減,「投行到私人銀行,坦白講風聲鶴唳,嗰嗰都擔心自己份工,有啲行直頭調走,﹙失業率﹚反映唔到!」

馬時亨大談本港經濟前景,慨歎眼前狀況為20年來最差時刻。(陳葦慈攝)

公共財政恐面臨壓力 政府需加快步伐

經濟疲憊,換來另一隱憂,即庫房縮水。政府最新公布,本財政年度首5個月(4月至8月)赤字達到1,3632億元,而8月底財政儲備減至6,986億元,約莫可維持12個月政府開支,倘遇連年財赤,恐有「乾塘」之虞。

縱觀過去30年本港的財政狀況,亦出現數次財赤,當中以2000至2003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至沙士時的情況最為慘烈,2002至2003年度年度財政赤字最初預計為700億元(最終修正為617億),財政儲備僅約3,000億元,惟政府開支高企,收入卻下降,「果陣時好驚,理論上再過兩、三年政府就無水!」

本財政年度首5個月,本港赤字達到13632億元,而8月底財政儲備減至6,986億元。(圖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梁鵬威攝)

現時政府財政儲備近七千億元,較當時為多,但從收支角度,同樣只能維持大約一年的支出,與2003年相似。馬時亨提醒道,目前情況較2003年更具挑戰性,「港府主要的稅收是企業利得稅、薪俸稅、印花稅及賣地收入,在經濟不好時,各項稅收均會減少,例如多咗人移民,高端打工仔花紅少咗,薪俸稅有壓力,再加上賣唔到地,港股成交額跌,又影響收入。明年財爺就會感受到壓力,到時果份預算案『不簡單』!」

馬時亨預計,大家眼前關心經濟問題,但到明年則恐面臨公共財政壓力,他直言留給政府的時間不多,「要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你唔可以話『遲少少啦,我哋掂㗎啦』,要快啲有新政策出嚟。」

籲「因時制宜 大刀闊斧」應對

對於香港應如何走出困境,馬時亨雖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他細述2003年經濟成功反彈的往事,望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當年財赤嚴重,個個都窮,我哋頭都痕埋!」馬時亨憶述道,第一步先減公務員人工,「懶理」得罪人; 第二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引「北水」來港,開放自由行,簽署CEPA;第三便是現時街知巷聞的「幻彩詠香江」。三大措施令香港快速走出困局,「當時都唔知成效架,好彩最後搞得掂。」

馬時亨指,2003年政府推出三大措施,改變香港經濟困局,當中包括「幻彩詠香江」。(旅發局提供)

只不過,目前與2003年情況不同,許多外圍因素已改變,在「腹背受敵」下,馬時亨預計經濟復甦時間將會很漫長,「今次(經濟)如果能彈起少少都算叻。」他又提出以八字真言——「因時制宜,大刀闊斧」應對,例如港府早前開拓展東盟市場便是因時制宜之舉,「自己水又冇乜,北水又弱,你咪要搵水入嚟!東盟市場發展得好,倘若依賴英美,人哋未必親近你,美國內部環境都喺反華。」

港商場千篇一律  應創新吸客

那麼政府近日提出的「夜繽紛」是否屬於「大刀闊斧」,馬時亨指,推動夜市屬於「有做好過冇做」,「商界啲人好叻,有錢賺唔通唔賺咩?佢哋選擇唔開夜市,你話點解?」他笑稱,倘若「夜繽紛」能刺激經濟,股市應會反映其效果,「如果搞夜經濟喺有用,餐飲股、地產股應該會升,但見唔到喎。」

馬時亨指,推動夜市屬於「有做好過冇做」。(廖雁雄攝)

他又重申,只要是GDP的增長,無需區分是「日經濟」還是「夜經濟」,並笑稱︰「你朝早唔使嗰10蚊,留咗夜晚使都喺10蚊,唔會多咗一嚿出嚟。」不過,他提出推動夜市或可用主題形式舉辦活動,營造氣氛,例如啤酒節、榴蓮節、演唱會。

對於港人北上熱潮,馬時亨指,無非是深圳價錢平及服務好,因此香港應謀求獨特的吸引力,而且不止局限於政府政策,需延伸至商家。他舉例稱,其女婿日前前往廣州,方知道當地開了大型的室內滑雪場,相反香港商場全部千篇一律,沒有特色。「行親邊間都係咁,無特色,你話行圓方、IFC同PP﹙太古廣場﹚有咩分別?」

總括而言,馬時亨認為,目前經濟出現太多問題,政府需加快步伐、大刀闊斧制定政策,「如果你仲喺小修小補,冇用!」同坐一船,他冀望在即將到來的施政報告中,政府能出台「神仙招數」,可以點石成金,又引特首所言,港人「有橋」、「識得靈活走位」,香港每次都變得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