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包底救市貸款 壞帳率飆至5.5% 破產專家揭企業「走數」兩式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本港踏入復常之路,經濟表現不盡如人意,或催生公共財政壓力,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承認,疫後復甦速度較想象慢,今年赤字可能超過1,000億元。

政府「呻窮」,民間營商情況可見一斑。疫情下政府推出的「九成信貸擔保產品」及「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從10月起中小企開始要逐步償還本金,最新壞帳率飆升至5.5%,遠超商業銀行一般只有1.5%的水平。《香港01》訪問餐飲業界代表及律師,原來公司清盤、負責人破產,債務隨時「不翼而飛」,更有甚者「走數」後,仍能另起爐灶。

疫情期間,本港經濟低迷,政府推出擔保貸款計劃,規模過千億元。(資料圖片)

為協助本港中小企發展,不論是官方機構還是私營機構,一直均有推出不少融資計劃。通常分為兩種,一是由半官方機構,即香港按證保險公司提供的「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該計劃早在2011年推出,現今分為五成至七成信貸擔保產品、八成信貸擔保產品等;二是由銀行、財務公司推出的中小企貸款計劃。

疫情救急  政府擔保貸款額急增1800億

疫情期間,本港經濟低迷,政府「特事特辦」,分別在2019年、2020年推出擔保成數更高的「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多家大型銀行都有參與該計劃,包括中銀香港、恒生銀行、渣打銀行、滙豐銀行等。期間政府又多次推出臨時紓困措施,包括容許貸款企業「還息不還本」。

「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由參與計劃的貸款銀行批出,放款後轉移至香港按證保險公司,並由政府提供信貸保證,以及承擔壞帳風險。

「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及銀行貸款產品比較。(資料圖片)

最初推出時,政府為該兩個計劃提供的信貸保證承擔額分別為330億元及200億元,隨著營商環境急速惡化,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需要財政支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今年4月時表示,自「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推出以來,「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政府擔保承擔額已由原本1,000億元大幅增加至2,800億元。換言之,該兩個計劃令政府擔保承擔額急增1,800億元。

「還本」期剛殺到  壞帳率已達5.5%

毫無疑問「九成信貸擔保產品」、「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的確令不少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就算政府擔保承擔額增加,只要企業「有借有還」,對政府財政影響有限,也起了救市作用。

然而,按證保險公司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九成信貸擔保產品」批出10,090宗,累計壞帳率為1.5%,而「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獲批宗數更是前者的六倍,合共批出64,697宗申請,壞帳率則達到5.1%。兩個計劃涉及貸款總金額逾1,546億元,壞帳貸款擔保額達72.2億元。

目前「還息不還本」的安排現已完成其使命,申請期於今年9月底期滿結束,10月「還本」期殺到,兩個計劃的壞帳率進一步攀升。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於11月17日表示,「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帳率達5.5%。

整體壞帳率估算高達25%

「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帳率達5.5%,遠高於本地銀行壞帳率,目前本港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約1.5%。據悉,截至今年3月底,「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帳貸款擔保額42億元,即在大約半年時間,壞帳金額已增加近30億元,至69.1億元。

雖然按證保險公司強調,「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至今累計壞帳率尚低於計劃的假設壞帳率25%。但據立法會文件顯示,就提供百分百信貸擔保,按證保險公司並無任何經驗或基礎,以估算假設整體壞帳率。同時指出考慮到產品下無需進行信用評估及申請企業為受經濟逆境打擊的中小企業 ,故以25%作假設整體壞帳率的估算。

由於中小企業在9月底前仍可申請「還息不還本」最長12個月,且合資格企業可申請「部分本金還款」安排,因此不會出現所有企業10月起同時全面償還本金的情況,企業已獲批的「還息不還本」安排將由現在至明年年底逐步結束,意味壞帳率仍有上升風險。

目前「還息不還本」申請期於今年9月底期滿結束,由於疫後復甦不似預期,壞帳率恐進一步攀升。(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公司清盤、負責人破產 債務或「不翼而飛」

雖然當局估算整體壞帳率高達25% ,做足「期望管理」惟事實上,計劃經由銀行審批,壞帳率遠高於業界平均數,其中一個原因有機會是,對於貸款銀行而言,「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計劃「孭飛」的是政府,銀行免卻了壞帳的風險。

專責處理破產申請及債務重組的律師孫楚雍表示,由於該計劃旨在支援中小企,申請門檻較坊間融資計劃低,無需抵押資產,企業較易借錢,「(坊間的融資計劃)要有磚頭先借得多。」

無需抵押資產,如遇「走數」,那麼政府如何「追數」?按證保險公司表示,一般而言,銀行會根據借款企業的還款能力和財務狀況,與借款企業達成債務重組安排。若借款企業未能與銀行達成任何還款安排,銀行將採取適當的追討行動,包括可能交由第三方公司追討欠款或對借款企業採取法律行動。銀行就拖欠貸款執行所需的追討行動及收回欠款所引致的開支,將經由按證保險公司支付。

孫楚雍稱,在企業清盤的同時,擔保人申請破產,待破產期一過,債務問題就相當於解決了。(梁鵬威攝)

借款企業無疑需要負上法律責任,其負責人又面臨怎樣的下場?企業在申請「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時需要提供個人擔保,擔保人須直接或間接持有或受益多於借款企業已發行股本或股本權益的50%。

孫楚雍稱,倘若無法還款,擔保人亦有法律責任,但在企業清盤的同時,擔保人申請破產,待大約4年的破產期一過,債務問題就相當於解決了,最後由政府「孭飛」。

不僅如此,孫楚雍指,公司負責人獲解除破產令後,仍可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錢,「所以你會見到唔少人第二次破產!」破產管理署去年統計數字顯示,非首次破產宗數連續三年上升,去年非首次破產宗數佔總破產數12.22%,而2020年、2021年同期分別為8.77%、10.94%。

黃家和表示,除了擔保人,其他股東在法律上或能避過責任,再開設另一間公司重操舊業。﹙羅君豪攝﹚

食肆「走數」 股東仍能另起爐灶

疫後本港各行各業復蘇未如理想,中小企尤其是餐飲業更是首當其衝,對於餐廳而言,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由於本港大部分餐廳是以有限公司經營,可能不是單一股東,倘若無法還款,選擇「拉閘」(意指結業),過了還款期限後被清盤,借款會由政府承擔。除了擔保人,其他股東在法律上或能避過責任,再開設另一間公司重操舊業。

黃家和直言,本港亦有部分餐廳、酒樓的股東用此方法另起爐灶。不過,他強調,「走數」始終令個人信譽受影響,未來再向銀行借貸、與其他供應商合作會有難度,「呃一次之後,供應商都唔同你合作。」

從10月起,部分中小企要開始逐步償還本金,黃家和表示,本港經濟不景氣,港人寧願北上消費,不少食肆陷入困境,現金流出現問題,中小企只能「等」及「拖」,等政府政策,拖銀行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