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與他的導演們:從演員踏上電影配樂之路

撰文:扭耳仔
出版:更新:

「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的影響力有多大,大概不用長篇大論,只消在電視上看到某師奶劇居然用上〈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知道。」
看過最新上映的《坂本龍一:CODA》紀錄片,翻出這篇寫於數年前的文章,抽述當時在讀過坂本的口述自傳《音樂使人自由》後,發現了很多「他和他的遇上」的故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和導演們的遇上,如《戰場上的快樂聖誕》的大島渚‭ ‬和《末代皇帝溥儀》的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
作者:林欣傑

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的影響力有多大,大概我不用長篇大論,只消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某師奶劇居然用上〈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知道。但他和哪個導演合作,為什麼會合作,倒是令人更加認識一個偉大的創作人創作之路。

前兩篇的文章中分別提到坂本龍一與岩井俊雄Alva Noto / Carsten Nicolai的合作,多多少少在「功能上」和坂本龍一非常相似,例如岩井俊雄的裝置往往有音樂的輸出,Alva Noto更是實驗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這種近乎同界別中的合作卻創造出跨界風格,誠然在創作圈子,特別在大師級中屬少見的。這也許和坂本龍一的年紀有關。遇上岩井俊雄時他44歲,遇上Alva Noto時50歲,創作《Insen》時53歲。也許這個年紀,對於已經是國際級大師的坂本來說,好玩有趣就是一切。相對年輕的他,當年也許是輕狂,但也成就了他。

在坂本龍一的口述自傳《音樂使人自由》一書中,雖然找不到他和岩井俊雄或Alva Noto的點滴,但卻了解到很多他和他的遇上,也因此而變得不同。當中最重要的,然而是他和導演們的遇上。

日本國寶級導演大島渚。(互聯網圖片)

日本國寶級導演大島渚

也許你聽了五千次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但可能不知道,這是坂本第一次擔當電影配樂的工作。

這部由日本國寶級導演大島渚拍攝的電影《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台譯《俘虜》),也是其第一部英語發聲的電影。內容描述二次大戰時,日軍在印尼俘虜營中管理英美軍俘虜,卻因為東西方文化觀的不同,對於紀律、誠信和榮譽上有不同的看法而造成各種的衝突。大島渚在此前的《青春殘酷物語》和《感官世界》已經是技驚四座,更憑《感官世界》獲得康城的最佳導演獎。

當年是1982年,坂本龍一的樂隊 Yellow Magic Orchestra 已經成立了幾年,那時候的 YMO 基本上是自由活動時間,各自各玩耍。而正在此時大島渚導演要開拍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對於視大島渚導演為偶像,由高中已經愛上他的作品的坂本來說,要和自己偶像見面已經是讓人興奮的事,興奮得遠遠看見導演已經大叫。而大島渚開口第一句邀請坂本出任的,不是配樂,而是演員一職。但才剛30歲的坂本的回答卻是「配樂也請讓我來做!」。這句話好像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但大島渚一口答應了。

坂本龍一在《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中飾演的日本軍官,和Mr. Lawrence 一抱,日本和西方的禮儀在鏡頭前盡現反差。(互聯網圖片)
《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原聲大碟。

貝托魯奇

完全沒有配樂經驗的坂本大概開始為此而慌張,因為他沒有任何配樂經驗。然後在片場上遇上了英國的製片 Jeremy Thomas ,坂本向他請教一部值得參考的電影,Jeremy Thomas 就介紹了《大國民》(Citizen Kane) 給坂本。有上過電影課的朋友大概知道《大國民》基本上是電影語言的示範作。而得到啟發的坂本,因為《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配樂入圍了康城的緣故,遇上了另一導演——貝托魯奇( Bernardo Bertolucci )。

貝托魯奇向他透露了想拍《末代皇帝溥儀》的事。當時1983年,後來這部電影要到1986年才能開拍。原本只是當演員(飾演日本軍官甘粕正彥)的他,臨時負責電影的配樂,當時導演只給他三天時間為溥儀登基一幕配樂。在完全沒樂器下的坂本要求至少有台鋼琴,於是劇組在滿州電影協會找到一台走了音的舊鋼琴。也戲劇性地在片廠遇上和認識真的甘粕正彦、負責協調工作的老先生。大概是有民族音樂經驗,坂本加了中國樂器到配樂中,即使他自己沒有很喜歡中國樂器。後來當然就不是單純這幕的配樂了,而是跟 David Byrne 和蘇聰分別完成了整套電影的配樂。

因為《戰場上的快樂聖誕》入圍了康城的緣故,坂本龍一遇上了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互聯網圖片)
在《末代皇帝溥儀》飾演甘粕正彥的坂本龍一,因反感劇本寫甘粕切腹而死,堅持要導演改成吞槍,甚至威脅導演若要留下切腹劇情,他就馬上回日本。所以在電影裡甘粕是吞槍而死。而坂本為這部電影的配樂原來也只是臨時上馬。(互聯網圖片)
《末代皇帝溥儀》原聲大碟。

André Breton

在這1983至1986年遇到貝托魯奇至拍攝《末代皇帝溥儀》,坂本當然在不停創作,又以在1984年中的《音樂圖鑑》( Ongakuzukan,英文名為 Illustrated Musical Encyclopedia )最顯示出他對不同風格的藝術的熱愛。(之後再詳談《音樂圖鑑》)。在創作《音樂圖鑑》的過程中,他全然模仿了 André Breton 所提出的「自動書寫」手法。

André Breton 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在1924年發表了《超現實主義宣言》。而他提出的「 automatique 」,法文意思即自動書寫,可以說是超現實主義的基本概念之,也是學院裡的創作課的入門(在城大的創意媒體學院讀過的話一定記得 Automatic Writing 這個玩法,但源自 André  Breton的 automatique 則未必記起)這個手法是指在不受意識左右的情況下,受到意識外的事物環境引導而自動記錄一堆文字。

而坂本就是以這個手法創作出《音樂圖鑑》,也影響到他之後一直以概念藝術形式加以實行之創作手法。後來在1985年坂本推出的《 Esperanto 》(世界語),則是因為生於美國的現代舞者及編舞家Molissa Fenley 聽過《音樂圖鑑》後找他創作音樂為表演之用的唱片。

André Breton,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互聯網圖片)
《音樂圖鑑》(1984) 。
《Esperanto》(1985) 。

2018年 後記

《坂本龍一: CODA》紀錄片中終於可以一睹坂本龍一當年為貝托魯奇兩套電影配樂時的紀錄。36歲的坂龍指揮著一整團交響樂團為《末代皇帝溥儀》配樂,在電影院中立即起雞皮疙瘩——除了他那帥氣的指揮,還有他對電影聲音上那份狂熱以至恰到好處的音樂,和電影合二為一,成為了該電影一重要的語言; 而片中看到他對 Andrei Tarkovsky 電影的狂熱,讓我對大碟 《async》以 Andrei Tarkovsky 一套從未出現過的電影編寫配樂作為創作出發點有了多一份直接的認知,藝術家就總是有著對某些事或物極度迷戀而引發的創作爆發力。

文中沒有提到的另一套坂本龍一電影配樂 《The Sheltering Sky》,由貝托魯奇執導,《坂本龍一: CODA》紀錄片有提到這一曲的軼事。即使大家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配樂可能很有印象,因為極有可能同樣也是在電影劇(以前的)中聽過:坂本龍一於80、90年代的電影配樂經常被大台甚至香港電影所用。

_________________

林欣傑 Keith Lam 

新媒體藝術家,創作及策展團隊 Dimension Plus、自造者空間 LAB by Dimension Plus 及 複合文化空間 common room & co. 共同創辦人。

_________________

(編按:文章獲Keith Lam授權轉載,本文部分經編輯及刪減,原文刊於2012年8月的《Milk Magazine》,原文按此閱讀:他和他和坂本龍一(五):導演們

五月睇咩show好?本月演出精選一覽:

月事呈報:五月天、五月天母親,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