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攝影組
出版:2016-06-29 08:30 更新:2025-02-11 16:11
90後攝影師 Tak 正職是新聞攝影記者,每天帶著重甸甸的相機追逐新聞場面,放假又帶相機闖不同的荒廢建築。因為鍾情廢墟攝影,他近年特地往日本、中國拍攝各個廢墟。被荒廢的遊樂場、學校、建築群,在他的照片都變得超現實。廢墟背後,原來也有故事。(為避免公開廢墟地點,圖輯只介紹該廢墟所屬地區)(攝影:Tak,撰文:樊素心)
此廢墟前身是香港的法院,政府建了新法院後,舊法院被荒廢,遺下香港特區區徽在舊址內。
照片攝於香港新界一所荒廢村校。該學校被荒廢多年,校內原本被棄置了一座鋼琴,但後來被拍攝人士破壞。不少廢墟攝影愛好者不願公開拍攝地點,避免不守規則的攝影者破壞廢墟。
Tak 早前往日本最有名的大型廢墟軍艦島拍攝。軍艦島原名為「端島」,位於日本長崎縣長崎市外海,早年因採礦業發達而有島民聚居,但採礦業息微後島民遷出,端島被荒廢。多部電影如《007 Skyfall》曾到該島取景。島上部份明治時期建築群於2015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是位於中國深圳的一所荒廢遊樂場。該遊樂場曾擁有中國最大的水上過山車,但營運26年後因經營不善結業。
同一個荒廢遊樂場,不同機動遊戲卻帶出截然不同的感覺。Tak 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談及香港與國外廢墟的分別,他稱:「這些國家 (中國和日本)大都沒有『土地問題』,所以大型的廢墟並不會急着清拆,相反香港很多時都會『拆咗先』,然後留低空地等發展。」
建築物被焚毀的痕跡,令廢墟更見荒涼。這是香港的一座政府建築物,大樓位於市區,被丟空後曾發生火災,令鐵皮簷蓬損毀。
同一幢在香港的政府建築,大廈外和內的感覺大不相同。
這照片與以下兩張照片皆攝於香港一個廢棄的度假村。該度假村尚營業運作時,接收了一批動物擺設,包括猩猩、長頸鹿等,改批擺設來自一間倒閉了的熱帶雨林主題餐廳。可惜該度假村亦因遊人太少而無法營運,終被廢棄。
度假村的泳池雜草叢生,鮮艷的粉藍色配上雜亂的水管、雜草,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Tak 為了一探此廢墟,曾徒步行山兩小時,亦試過搭小艇代步,不同探險方法各有樂趣。
如果沒有說明地點,或許會以為照片攝於非洲。Tak說:「每一個廢墟就形同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讓你看到不同年代的物品和建築風格。對比正式的博物館,物品經過篩選、環境也必經專人修飾和打理;廢墟呈現的,是在你面前一副真正原始的面貌,而需要前來者主動搜尋搵資料或按地圖探索,並不是買張飛便入得場咁簡單。」
位於香港新界的廢置碼頭,停泊了待認領的船隻。部份船隻因太久無人認領而沉沒。
七彩顏色和幾何設計的建築物原來是香港新界的一座廟宇。該廟宇位於一座荒廢軍營,軍營佔地甚廣,但已被政府規劃作發展。
貌似UFO的建築屬於中國廣東的一座遊樂場。遊樂場以航空為主題,並設有多個機動遊戲。樂園總面積比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更大。
廢墟沒有照明,廢攝愛好者只能在早上進入這些建築物。這是位於香港鬧市內的一座廢置街市。
原本人潮擠擁的街市被丟空後破落不堪。Tak說:「香港大部分廢墟的特徵就是『只得軀殼』,當中大部分物品在人們離開時已被清走,只有少部分留下,偶有看到保留完整的。」